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劙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ㄉㄠ
  • 部首外筆畫 21
  • 總筆畫 23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割、劃。《荀子.彊國》:「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聊齊志異.卷四.念秧》:「或有劙囊刺橐,攫貨於市,行人回首,財貨已空,此非鬼蜮之尤者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割、劃。《玉篇.刀部》:「劙,分割也。」《荀子.彊國》:「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聊齋志異.卷四.念秧》:「或有劙囊刺橐,攫貨於市,行人回首,財貨已空,此非鬼蜮之尤者耶?」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夜飲醉街,見數十厲鬼遮路,因發狂,自劙其腹。」

注音: ㄌ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