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徐庶角殼灰介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徐庶角殼灰介
英文名: Cornucoquimba shyüshuhi
描述:
殼體爲正長方形,前、後端高度一致。背緣平直,中央凹入,腹緣凹入, 前緣爲均等的弧形,後緣狹窄,無內緣面,有四個緣鋸齒。殼體肥胖,有後背側火山口形構造,臍壘荷苞形。後下腹突出,刻劃清楚。殼體呈枕頭形或長方形,肥胖,膨脹,腹、背兩緣稍微凹入。前、後端突出,前緣爲圓弧形,但稍行偏向腹側。後緣狹窄,有緣鋸齒,內緣溝深刻,狹窄。後背側有一座反「凹」字形的火山口,有小火口湖及粗重的火口壁。後下腹側殼面爲方塊形,鼓起。前端殼面鼓脹,中央刻有「人」字形深溝,荷苞形。前緣溝顯著深刻。整個殼表除刻劃的溝谷外,光滑或粗糙。
分布:
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桂竹林層(中新世),恆春半島恆春鎮蟳廣嘴村恆春石灰岩(更新世)。
作者: 胡忠恆, 陶錫珍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