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繃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一]bēng[二]běng[三]bè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ㄚㄐㄧㄣˇㄅㄤˇㄐㄧㄣˇㄖㄨˊ:「ㄅㄥ˙ㄉㄜㄐㄧㄣˇㄐㄧㄣˇ˙ㄉㄜ」。
  2. ㄔㄥㄐㄧㄣˇㄖㄨˊ:「ㄈㄨˊㄐㄧㄣˇㄅㄥㄗㄞˋㄕㄣㄕㄤˋ。」
  3. ㄐㄧㄢˋㄍㄜˊㄕㄨㄙㄨㄥ˙ㄉㄜㄈㄥˊㄓㄨㄟˋㄈㄤㄕˋㄖㄨˊ:「ㄈㄥˊㄓˋㄎㄡˇㄉㄞˋㄕˊㄎㄜˇㄧˇㄒㄧㄢㄅㄚˇㄊㄚㄅㄥㄗㄞˋㄈㄨˊㄕㄤˋㄖㄢˊㄏㄡˋㄗㄞˋㄒㄧˋㄒㄧˋ˙ㄉㄜㄈㄥˊ。」
  4. ㄇㄧㄢˇㄑㄧㄤˇㄔˊㄖㄨˊ:「ㄅㄥㄔㄤˇㄇㄧㄢˋ」。
注音:
解釋:

ㄅㄢˇ˙ㄓㄜㄓˇㄌㄧㄢˇㄅㄨˋㄅㄧㄠˇㄑㄧㄥˊㄐㄧㄤㄧㄥˋㄖㄨˊ:「ㄊㄚㄓㄥˋㄅㄥˇ˙ㄓㄜㄌㄧㄢˇㄕㄥㄑㄧˋㄋㄧˊ!」

注音:
解釋:

ㄌㄧㄝˋㄎㄞㄅㄠˋㄌㄧㄝˋㄖㄨˊ:「ㄌㄚㄌㄧㄢˋㄅㄥˋㄎㄞ˙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繃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ēng
解釋:
  1. 拉緊、綁緊。
    【例】繃得緊緊
  2. 撐緊。
    【例】衣服緊繃在身上。
  3. 間隔疏鬆的縫綴。
    【例】縫製口袋時,可以先把它繃在衣服上,然後再細細的縫。
  4. 勉強支持。
    【例】繃場面
注音:
漢語拼音: běng
解釋:
  1. 板著,指臉部表情僵硬。
    【例】她正繃著臉生氣呢!
注音:
漢語拼音: bèng
解釋:
  1. 裂開、爆裂。
    【例】拉鍊繃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ēng
解釋:
[動]
1.纏束。《說文解字.糸部》:「繃,束也。」
2.拉緊。如:「拔河時,把繩子繃得緊緊的。」
3.衣物的撐緊。如:「衣服緊繃在身上。」
4.間隔疏鬆的縫綴。如:「先把口袋繃在衣服上,等會兒再細細的縫。」
5.勉強支持。如:「繃場面」。《西遊記》第二二回:「就把喫奶的氣力也使盡了,只繃得個手平。」
[名]
背負嬰兒、孩童所用的寬布帶。《廣韻.平聲.耕韻》:「繃,束兒衣。」《漢書.卷八.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句下唐.顏師古.注:「襁,即今之小兒繃。」
注音:
漢語拼音: běng
解釋:
[動]
板著,指臉部表情僵硬。如:「繃著臉兒生氣。」
注音:
漢語拼音: bèng
解釋:
[動]
裂開、爆裂。如:「拉鍊繃了!」、「繃了道細縫」、「別吹了,再吹就要繃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enn/pi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繃緊、拉緊。
  2. [[形] ] 緊繃的感覺。
  3. [[動] ] 指雙方能力相當。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