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0.29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談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評論現今。形容話題廣泛。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裡也脩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也作「論今古」。
道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統」是指我國歷代儒家有一聖人相繼的傳道統緒。「道統」一詞首見於宋儒朱熹所著〔中庸章句〕的序言中:「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朱熹認為古代道統之傳起自堯、舜,經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至孟子而中斷。而後宋朝二程兄弟出現,才又承接了「千載不傳之續」。朱熹為二程兄弟的四傳弟子,所以其後李元綱著〔聖門事業圖〕,詳述古代聖人「傳道正統」的秩序時,又加上了朱子之名;由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曾子與子思、孟子、周子、二程子以迄朱子,形成中國古代儒家聖人傳道的統緒,道統內容至此完全確定。道統內容確定時期雖在南宋,但道統的觀念及其內容卻有漫長的發展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為殷高宗的賢相。初隱居於傅巖,高宗夢到他,往訪而知其賢,於是舉他為相,國家大治。
公有理,婆婆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各有各的道理,各人堅持各人的意思。如:「他們夫婦倆公公有理,婆婆有理的爭執不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人或章回小中,在一個情節結束後,另起一個段落時,常用的發端詞。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卻那不得志的,也有一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各種理由或方式反覆請求或勸。如:「他的態度本來十分堅決,經過大家好,他才願意讓步。」
代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項斯未出名前,楊敬之愛其詩,曾贈詩云:「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項斯。」後項斯詩流傳至長安,次年就擢上第。典出《唐詩紀事.卷四九.項斯》。後指替人好話。如:「他為得到這分工作,不斷找人代為項。」
再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關係以及使生產過程持續發生的條件重複出現,稱為「再製」。馬克斯(K. Marx)以此討論資本主義下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生產關係的維持與反複出現;其後馬克斯主義者將再製的概念擴大至商品生產以外的過程,並視教育為協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以及社會階級再製的機制,構成教育社會學中衝突論觀點的主要概念。
  馬克斯認為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資本家支付薪水給工人,所以資本家以無形的方式生產了勞動力;而工人則販賣勞力,生產資本家所追求的財富。資本家由商品累積所得收入支出薪資,工人又以薪水購買所生產的商品。於是這樣的生產過程與勞資關係形成一個連續的整體,一再反覆而成為一個再製的過程。這樣的再製情...
長話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略冗長的談話,而只講重點。如:「使用公共電話時請長話短。」《歧路燈》第三六回:「長話短,你與譚學生是同盟兄弟,他贏了俺一百多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上有根據、有系統的理論或主張。民國.章太炎《國故論衡.卷中.文學總略》:「學以啟人思,文辭以增人感。」
照樣述他人的言語。如:「這一篇話,他都學給我聽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