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兵立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卻能發揮極大的效。如:「警犬循著氣味查出了毒品埋藏處,協助任務完成,真可謂小兵立大。」
教育的經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經濟能目錄1 能1.1 教育可提供經濟生活所需的技能1.2 教育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1.3 教育可改進人類生活素質2 關鍵字3 參考書目 能 教育可提供經濟生活所需的技能教目除了培養思考能力還有豐富知識之外,還有一項重點就是教育人們擁有一技之長,使其能夠擁有進入社會的工作能力,並能滿足生活需求,美國普林斯大學經濟學教授馬克魯曾提出幾個觀點,教育扮演著經濟很重要的...
併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前盡棄」。見「前盡棄」條。01.《太平廣記.卷六一.王妙想》引《集仙錄》:「修道如初,得道有餘。多是初勤中惰,前併棄耳。」功盡廢"> 
墮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快要成時遭到毀壞。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五齣:「侵地無方,攻城記屈,邅回轉覺難發,墮垂成,怎能勾衝擊唐突。」也作「敗垂成」。
疑行無成,疑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猶豫不定,是無法成的。《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也作「疑行無名,疑事無」、「疑事無,疑行無名」。
貪天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自然成的事情據為自己的勞。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以為己力乎!」後用以指把別人的勞據為己有。《宋史.卷三四五.劉安世傳》:「惇與蔡確、黃履、邢恕素相交結,自謂社稷之臣,貪天之,徼幸異日,天下之人指為『四凶』。」
能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學派源於斯賓塞(Herbert Spencer)、達爾文(Charles Darwin)等學者進化與適應的觀點。其中斯賓塞提出有用的維生能;而達爾文主張生命是為生存而奮鬥的,對外界環境有較強適應能力者,就有較多生存的機會。他們都認為進化是透過一連串整合與分化的過程。
  能論或能學派的主張是:人類的意識與心智應從其能去了解,意識與心智是個體為適應環境、維持生命而發展的結果,因此應從其維生的機制與發展的動力去研究。受能學派影響的心理學者在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上都有所改變。他們反對結構論(structuralism)研究人類的意識歷程,認為結構論完全依賴主觀的內省法來進行...
補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來補償過失。《舊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錢鏐傳》:「既容能改之非,許降自新之路,將補過,舍短從長。」也作「以覆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績歸屬於某人或某種作為。如:「銷售業績大幅提升,應該歸於妥善的供需調查與實用的商品設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凡有一言一行取於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焉。」
文治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一個國家對內的政教,對外的國力。如:「唐朝貞觀年間,四海昇平,文治武,鼎盛一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