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情意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們常以為情意或情感與智力的功能是分殊的,但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為:基於分析的需要,二者或可分開探討,但就兒童發的角度分析,如此區分是無法驗證的。皮亞傑認為認知與情意發二者有顯著的並行關係:第一,情意發的意義與認知或智力發的意義相同。當人檢驗兒童的道德問題推理時(道德問題推理為情意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見到兒童的道德概念是建構而得的,與認知概念也是建構而來的相同。
  第二,皮亞傑也認為所有的行為兼具情意與認知層面,既無純認知行為,亦無純情意行為。「喜歡」數學的兒童,其數學成績進步迅速。「不喜歡」數學的兒童,其成績很難有所進步。在每個個案...
專業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業發(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又稱專業成長,是把發作為一種連續歷程,從職前訓練、導入教育,到持續的專業成長,貫穿整個工作生涯。其意義在於強調專業素養的提升,能與時俱進,並趨向精緻專業化,以確保其工作產出的良善。亦即專業發不只是最初的準備教育,更是持續的學習,使能不斷充實經驗,用以更長遠的理解、實踐和成長。   所謂專業,是指對社會的進步有較大的貢獻,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並有不可取代的特質。為了提升教師素質和教師工作,歐美先進國家多以教師專業化作為主要策略訴求。何謂專業化?英國學者Hoyle認為專業化應包括六項指標:(1)履行重要的社會服務;(2)系統性的知...
Guthrie, James W. (2003).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Howard, Caroline. (2005). Encyclopedia of distance learning. Hershey, PA: Idea Group Reference.
張寶丹(2003)。國小教師專業發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道德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在知善行善與知惡去惡的活動,或氣質的增長精進歷程中,以學習、模仿和認同的方式達成,稱為「道德發」。
從軀幹到四肢的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軀幹到四肢的發」又稱從中心到邊端的發,指個體生理的成長與成熟之歷程,其順序是從身體中心開始發,再逐漸地往四肢發;亦即是軀幹部發在先,四肢發在後。
  在人類行為的發,雖然沒有兩個人的行為發會完全相同,但從多數人行為發的趨勢看,大體上有一個共同的模式,而且是可遵循可預知的模式。就生理與動作的發而言,從胎兒到嬰兒期的發,明顯的模式是:(1)從首到尾的發;(2)從軀幹到四肢的發;(3)從整體到特殊的發。由此可知,從軀幹到四肢的發乃是人類行為發中共同的模式之一。
  嬰兒的動作發,大致依循從軀幹這一端往四肢那一端發的順序,例如嬰兒要手臂的...
青年的社會情緒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年的社會情緒發目錄1 前言2 青年期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在青年期,兒童在社會上都需要獲得大人的認同,變成非常熱情躁動的孩子,或是從熱情奔放的小孩,成了默默無語的青年。部分由於他們身體和認知結構的改變,小學高年級的兒童希望更像大人一點。他們希望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雖然許多父母並不願意如此做。雖然他們也認為父母愛他們,但他們不認為父母瞭解他們。對小學高年級的男女生而言,成為團體一員有助於自我價值感的提升。他們若不為同儕所接納,就會產生嚴重的情感問題。(註2) 青年期在青年前期的青少年會改變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的...
語言發關鍵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又稱為敏感期。荷蘭科學家德佛里(Hugo De Vrices)從研究蝴蝶幼蟲毛毛蟲身體上發現所謂的敏感期。德佛里提及剛出生的毛毛蟲沒能力去吃大的葉子,只可以食樹枝尖端的嫩芽,是以當雌蝶預備產卵時,就很自然地將卵產於樹枝與樹幹所形成的角落裡。所以毛毛蟲破殼出來時,就很本能的朝有光的樹枝頂端爬行來尋找所需的嫩葉。德佛里解釋毛毛蟲對光有極度的敏感,雌蝶並沒有告訴牠們所需的嫩葉就在樹枝頂端,而是光吸引著牠,誘惑並迷住牠,一步一步引導毛毛蟲慢慢的朝向光最多的樹枝頂端蠕動。可是毛毛蟲長大可以吃粗大的葉子時,牠們對光的敏感期就消失了,也就會尋求其他的生活方式。德佛...
教育史的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為社會現象之一;人們應用歷史的研究方法,重建教育的歷史,此即教育史的形成。大致而言,在一九四○年以前,西方教育史的研究,有三個重要方面:教育觀念的歷史研究,教育制度及教育機構的歷史研究,及教育立法與公共政策的歷史研究。一六七五年佛利銳(Claude Fleury)的〔教育歷程與方法〕(Traité des Choix et de la Méthod des Études)出版,討論了教育內容中各種學科的歷史及教育問題,堪稱為第一部的教育史。教育史的研究,早期多半集中於教育的傳統、制度及單一的教育機構的研究;教育史家除了對一些特定的教育機構,如大學,作歷史性的研究外,對於教育上的一些觀念...
完全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流體的流動,依照因次分析所建立的學理,其流況及內部性質,乃隨著一個或數個相關物理無因次組(dimensionless group)或數(number)的變化而發,如尤拉數(Euler number)、福祿得數(Froud number)、雷諾茲數(Reynolds number)、馬赫數(Mach number),韋伯數(Weber number)等等,各該無因次數皆在個別敘述在流體相關的尺度空間,流體原初的慣性作用力與主宰實地運動現象中物理性質因數如重力、黏性、壓縮性等諸力的比值,或者是兩種物理作用因數作用力的比值。經過此一運動發之過程,流況以及內部結構性質可能達到成熟的定性流態...
教育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發」是國家整體發的一部分,且為其他各種發如經濟、社會、文化等發的基礎。是以教育發計畫影響國家整體發至深且鉅。
  教育發計畫的訂定,需兼顧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與教育系統本身的整體發。就經濟發而言,教育發計畫在改變勞動力結構,提升勞動力素質,以提高國民所得與生活素質。就社會發來說,教育發計畫在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體系、延續社會遺產、建立終生教育體系,以導引社會變遷。就文化發來看,教育發計畫在傳遞文化、繁衍文化、及創新文化,以豐裕社會生活。
  教育系統本身發重點,不外質的提升與量的調整,所以教育發計畫同時要考慮質與量兩個層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書覽會。如:「最近正在舉辦書,是愛書者的福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