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486 ms
共 13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發展與行為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DHD疾患主要的發展與行為特徵有下列幾項:目錄1 一、發展特徵2 二、行為特徵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發展特徵1. 主要症狀在早期即發生ADHD症狀出現的年齡平均為3~6歲,尤以過動及衝動行為最為常見,所以,如果成年期才出現ADHD的行為症狀,應是其他的心理疾病,而非ADHD。2. 症狀具有情境變異性ADHD的兒童會因所處的情境不同,行為也有不一樣的變化;例如,一對一...
|
展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舒展眉頭。形容心情喜悅的樣子。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三:「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
道德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在知善行善與知惡去惡的活動,或氣質的增長精進歷程中,以學習、模仿和認同的方式達成,稱為「道德發展」。
|
組織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發展」係一種對有計畫的組織變革所採取的整合性途徑。詳言之,是一種促進組織解決問題和革新過程的長期性努力,尤其是透過更有效及更協同一致的診斷和管理方式來改變組織文化,以及藉由變革促進者(change agent)的協助,採取應用行為科學的理論和技術,以增進成員的個人生活品質及提高組織的功能和績效。
組織發展的興起,主要有四個歷史背景:首先為一九四○年代後半期美國開始設立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而產生一連串的實驗室訓練法;其次,為行為科學家在調查研究與回饋(survey research and feedback)方面早... |
專業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又稱專業成長,是把發展作為一種連續歷程,從職前訓練、導入教育,到持續的專業成長,貫穿整個工作生涯。其意義在於強調專業素養的提升,能與時俱進,並趨向精緻專業化,以確保其工作產出的良善。亦即專業發展不只是最初的準備教育,更是持續的學習,使能不斷充實經驗,用以更長遠的理解、實踐和成長。 所謂專業,是指對社會的進步有較大的貢獻,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並有不可取代的特質。為了提升教師素質和教師工作,歐美先進國家多以教師專業化作為主要策略訴求。何謂專業化?英國學者Hoyle認為專業化應包括六項指標:(1)履行重要的社會服務;(2)系統性的知...
Guthrie, James W. (2003).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Howard, Caroline. (2005). Encyclopedia of distance learning. Hershey, PA: Idea Group Reference. 張寶丹(2003)。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
郭耳堡的道德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郭耳堡(Kohlberg’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認為道德的發展代表個體自我與環境互動,認知結構經過同化、調適所產生的新平衡結果。其使用晤談、呈現道德情境兩難故事給兒童的方式,設計問題了解受試者面對情境採取的行動,進而建立道德發展「三期六階段論」。第一期是道德成規前期,又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獎賞懲罰階段,兒童會服從權威、避免懲罰。第二階段是相對功利取向階段,兒童道德觀是互惠概念,所謂公平概念就是你為我做事、我為你做...
|
招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飄蕩、搖曳。《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恨海》第六回:「只見旌旗招展,刀劍如林,正不知為著甚事。」也作「招颭」。
|
情意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們常以為情意或情感與智力的功能是分殊的,但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為:基於分析的需要,二者或可分開探討,但就兒童發展的角度分析,如此區分是無法驗證的。皮亞傑認為認知與情意發展二者有顯著的並行關係:第一,情意發展的意義與認知或智力發展的意義相同。當人檢驗兒童的道德問題推理時(道德問題推理為情意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見到兒童的道德概念是建構而得的,與認知概念也是建構而來的相同。
第二,皮亞傑也認為所有的行為兼具情意與認知層面,既無純認知行為,亦無純情意行為。「喜歡」數學的兒童,其數學成績進步迅速。「不喜歡」數學的兒童,其成績很難有所進步。在每個個案... |
青年的社會情緒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年的社會情緒發展目錄1 前言2 青年期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在青年期,兒童在社會上都需要獲得大人的認同,變成非常熱情躁動的孩子,或是從熱情奔放的小孩,成了默默無語的青年。部分由於他們身體和認知結構的改變,小學高年級的兒童希望更像大人一點。他們希望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雖然許多父母並不願意如此做。雖然他們也認為父母愛他們,但他們不認為父母瞭解他們。對小學高年級的男女生而言,成為團體一員有助於自我價值感的提升。他們若不為同儕所接納,就會產生嚴重的情感問題。(註2) 青年期在青年前期的青少年會改變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的...
|
語言發展關鍵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又稱為敏感期。荷蘭科學家德佛里(Hugo De Vrices)從研究蝴蝶幼蟲毛毛蟲身體上發現所謂的敏感期。德佛里提及剛出生的毛毛蟲沒能力去吃大的葉子,只可以食樹枝尖端的嫩芽,是以當雌蝶預備產卵時,就很自然地將卵產於樹枝與樹幹所形成的角落裡。所以毛毛蟲破殼出來時,就很本能的朝有光的樹枝頂端爬行來尋找所需的嫩葉。德佛里解釋毛毛蟲對光有極度的敏感,雌蝶並沒有告訴牠們所需的嫩葉就在樹枝頂端,而是光吸引著牠,誘惑並迷住牠,一步一步引導毛毛蟲慢慢的朝向光最多的樹枝頂端蠕動。可是毛毛蟲長大可以吃粗大的葉子時,牠們對光的敏感期就消失了,也就會尋求其他的生活方式。德佛...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