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導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線自一已知點出發,閉合至另一已知點,形成連續折線者稱為開導線。倘測角與量距均無誤差產生,導線計算結果必能附合於終點之坐標與方位,故又稱為附合導線。此種導線適用於路線、河道或狹長地帶之控制測量。若開導線自一已知點出發後,自由伸,並不回歸至起點或閉合於另一已知點者,稱為自由開導線,習稱自由導線或開放導線。此種導線因無方位角及位置閉合條件檢核,無法獲知其測量精度,故伸之點數不宜過多。正規測量,非萬不得已,不宜採用。
在職訓練(見持續性專業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職訓練是指由在職機構就個人在特定職務上必須具備的能力所提供的訓練或教育課程,目的在增加個人在特定職位上的能力。訓練內容視職務而定,可能包括圖書館各部門工作的介紹、相關設備之使用說明、人際溝通等。在職訓練的涵義有三:(1)以現有員工為對象;(2)不離開工作崗位;(3)訓練的內容與其工作相關。相較於職前訓練,只要經正式進用人員在任職中所接受的一切訓練皆屬在職訓練。圖書館員在職訓練的方式有多種:學徒式訓練(apprenticeship)、職位輪調(work rotation)、公餘進修、專題研究等。而圖書館館員主要培訓有部門內培訓、部門間培訓、民間培訓及國外培訓等4種方式。一般圖書館常見的訓練...
楊美華(1998)。大學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大學圖書館,2(2),4-15。廖又生(1995)。在職訓練。上網日期:2011年8月8日,檢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曾淑賢(2003)。公共圖書館之人力資源發--以台北市立圖書館員工與志工教育訓練為例。書苑,55,1-21。
教育即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即開」與「教育即發」(Education as Development)不同。「教育即開」是指一個成長中的個體,雖然有一定的自然生長階段,要一一遵循前進達到成熟,但是從開的觀點看,受精後待發的人的胚胎,有如植物的核仁或幼苗或鳥類的卵,有內在發至成形的一切物質;會朝向一定型式的個體發變化下去。換句話說,開的概念,強調個體會朝向完滿的或一定的發方向開下去,個體自然的內在條件,早已決定了開至何種狀態,如完美、統一或成熟等預定的目的。然而,「教育即發」則認定人的胚胎的發是朝向成人的方向發,但是人的教育乃在其潛能或可能性的發。教育無法為各個個體定出一個終極的目的,...
教育社會學的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社會學自本世紀初在美國開始發,迄今約九十年。其間演變歷程,可分三個階段。早期(一九五○年代之前)可說是傳統教育社會學(Educational Sociology)的時代,此時多由教育學者從事規範性(normative)的探討;以後社會學者參與研究,在方法論上有了轉變,於是新興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崛起,此派學者側重證驗性(empirical)的研究;一九七○年代以後,另有所謂「新教育社會學」(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出現,所採取的導向與分析主題,側重非實證(non-positivistic)與微觀(micro)的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反覆變化。《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轉不可約。」《金瓶梅》第四七回:「據這小廝所言,就是實話。汝等如何轉得過。」
2.迴環反覆。《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肚裡轉了幾番,卻就變起卦來。」
3.翻來覆去而不得安眠。三國魏.曹丕〈雜詩〉:「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也作「輾轉」。
4.曲折、間接。《後漢書.卷六四.趙岐傳》:「岐與新除諸郡太守數人俱為賊邊章等所執。賊欲脅以為帥,岐詭辭得免,轉還長安。」也作「輾轉」。
5.流轉遷徙。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他鄉各異縣,轉不相見。」
抱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大地發理想、志向。《文明小史》第四七回:「見面之下,盧京卿已曉得他是安徽撫臺請的顧問官,連稱『恭喜』,又道:『吾兄可以大抱負了!』」
身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才藝技能。如:「在比賽中一身手,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上露出笑容。如:「在大家勸慰下,她終於顏,不再愁眉苦臉了。」
認知發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認知結構與基模3 組織與適應4 關鍵字5 出處 定義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被公認為20世紀發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其最大的貢獻是在兒童的認知發與道德發這兩方面。皮亞傑不採用當時心裡主學主流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們所強調控制實驗及數據資料統計結果推論解釋方法,而是指對個別兒童在相當自然情境下細密地、連續地觀察記錄他們對事物處理所
人生發階段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發階段,心理學家們各有不同的畫分,但分法大同小異。
1.艾利克森(Erik H. Erikson, 1902~1979)在一九五九年出版的〔生長與健康人格的危機〕(Growth and Crisis of the Hegalty Personality)一書,提出了「生命週期八階段說」(the life cycle: eight stages of man):(1)嬰兒期(infancy):一歲左右;(2)兒童早期(early childhood):二至三歲;(3)遊戲期(play age):四至五歲;(4)就學期(school age):六至十一歲;(5)青春期(adol...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