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分與事不合。《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臣愚以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內為職,而無印信,名不副。」也作「名不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資料來源5 責任編輯 生平:梁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號均默,原名梁治華,字秋,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華人世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祖籍中國浙江杭縣(今餘杭),出生於北京。1915年夏,考入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即今清華大學之前身);1923年8月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歐美文學,受到白璧德新人文主義的影響;獲哈佛大學英文系哲學博士學位。19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際存在的物體,統稱為「體」。
3.有際內容的事物整體。如:「經濟體」、「教育體」、「政治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信用。宋.岳飛〈奏李道歸順狀〉:「於是多遣信之人,密行宣布朝廷之德意,說諭約結。」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課程施是人們常用的一個術語,但很少有人界定它的內涵和外延。例如,許多作者把「課程施」與「課程採用」作為同義詞使用。其,這兩者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二三十年前,西方國家的許多教育家以為,課程一旦被利用,便大功告成了。結果發現事
踐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踐理性係對理論理性而言;理論理性指理性的認識能力,而踐理性則指理性的踐能力。此處的「踐」並非是社會踐,而是指人的意志對於對象起作用的能力,稱為意志能力。踐理性是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哲學思想中,探討道德理想的重要概念;他並著有〔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一書,闡明理性的行作用。因此康德指出理論理性及踐理性,是純粹理性的兩面,均為人先驗的(Transcendental)兩種能力。
  康德哲學主要是在主客對立的傳統知識論中,以主體的提升或先驗方式,批判經驗主義對感官之依賴,以及理性主義...
真理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理用論的主要觀點有二:(1)凡能有際作用者即為真理,如「上帝存在」這一信念有其際作用,則這一信念為真;(2)判斷一命題真偽的標準在於真是否有作用,如命題「上帝存在」對某人而言有安定生活之作用,則此命題為真。
  在哲學的發展上,真理符應論和真理一貫論合稱古典真理論。真理用論是古典真理論的反動,其核心概念是「作用」(use)。由於用主義哲學家的觀點互異,對「作用」的解釋不同。用主義的創始人帕爾斯(C.S. Peirce, 1839~1914)認為一命題是否有其作用並非決定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認定,而是繫諸於進行科學探索的一群人的共同認定;詹姆斯(W. James, 1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真的在當場。如:「地學習」、「地了解」、「地調查」。
2.比喻做事切,誠篤不欺。如:「腳踏地的做事,終有功成名就的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練習及操作。如:「他還得習一年,才能成為正式老師。」
祥呈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