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招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命做原原本本、詳的陳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上天對我說道:『殺井家婦人杜氏的,是這個大覺。』快從招來。」《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從招來,是誰教你誣告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確在而不虛假。晉.陸雲〈與戴季甫書〉:「居德履道,秉心真。」《西遊記》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識妖精,轉把他一片虛詞,當了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核事物的真性。漢.曹操〈宣示孔融罪狀令〉:「然世人之採其虛名,失于核。」
耳聽為虛,眼見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說的不在,親眼見到的才可靠。如:「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你今天總算見到他的厲害了吧!」
國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小]一、 校名由來本校的前身是臺灣光復前的「臺北師範第三附小」,光復後省教育廳為推廣國語教育,驗新的教育方法,於民國35年5月,將原校名改為「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附設驗小學」,是為本校成立之始。56年7月本校奉命改隸臺北市,更名為「臺北市國語驗國民小學」。二、 歷任校長 民國35年5...
用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的用主義哲學思想,主要是由帕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1839~1914)、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及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等人逐漸發展而成的。
  帕爾斯以為一個觀念的意義,含攝在行動當中;而人們思想上的差異,存在於思想的踐中。思想是一功能性的歷程,用以指導行動;真理則可以說是一種社會價值。至於知識、意義或價值的有效性,當以際產生的結果,作為論斷的依據。帕爾斯強調,任何一個觀念的意義,都應該由用的差別來界定,如果二個觀念沒有際的差別,只能說此二觀念有字義上的不同而已。
用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哲學思想,創始於美國,主張知識的價值,端視其對人類有用與否為準,認為思維只是應付環境、解決疑難的工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施行。如:「施耕者有其田。」、「政策施須符合民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易在,不浮誇虛飾。《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萬帥聽他言語從容,議論平,頗賞識他。」
名不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虛名,不當際。如:「如果叫『冷氣公車』,行駛時卻又不開冷氣,豈非名不符?」也作「名不副」、「名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