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9.99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聰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為聰明而率然逞能。《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作聰明,曰徒執己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尊重己。《老子》第七二章:「知不見,愛不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勉事聖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吊結束己的生命。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內外有兵守衛,雖衣帶皆為取去,蓋防其縊也。」也作「經」。
我調節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調節學習(self regulated learning)很多學生非常被動、偷懶,以消極來抵抗師長的要求,有的學生成績很好,但讀書都是被父母師長所逼而做的,這就不是我調節學習。如果學生針對己覺得有興趣的科目,不是在師長要求或考試的威脅下,主動尋找學習資料或整理分析問題,找人討論,感覺不明白的地方,會鍥而不捨的請求老師協助或改變解決問題的方式,這位學生對該科目有很高的熱...
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滿足。引申為驕傲、負的意思。《書經.仲虺之誥》:「德日新,萬邦惟懷;志滿,九族乃離。」《西遊記》第二二回:「你這猴子,又逞滿,不肯說出保唐僧的話來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卑躬屈節。《禮記.曲禮上》:「夫禮者,卑而尊人。」《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若並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卑。」
2.從低處起。《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邇,辟如登高必卑。」《明史.卷八六.河渠志四》:「然三河之入江口,皆卑而高,其水亦更迭盈縮。」
3.心理上覺比不上別人,而看輕己。如:「失敗不卑,成功不滿。」唐.杜甫〈雨〉詩:「窮荒益卑,飄泊欲誰訴。」宋.辛棄疾〈美芹十論.治第四〉:「故臣願陛下姑以光復舊物而期,不以六朝之勢而卑。」
然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法則一詞有廣狹二義。廣義而言,凡行出現之必然遵循的規則,符合本能的實行與發展,不必經過人類制度而建立,就是然法則。狹義的然法則指約束人的法律,其法源來於「然」。然法則具有普遍性,而人為法僅具相對性。
  就狹義的然法則而言,主張有然法則的哲學家所探討的問題有:(1)然法則的基本性質;(2)然法則的來源;(3)然法則與人為法之關係。
  就然法則的基本性質而言,然法則本身是正義與是非的標準,合於然法則的就是正義,反之即為不義。依此而言,人為的律法即應以然法則為衡量標準;而然法則本身就須包含一套複雜而又不相矛盾的規則。
  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省察。《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晉.潘岳〈秋興賦〉:「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俛首而省。」
我中心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中心期係兒童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歷程中的一個時期。此期的發展特徵是以我為中心,「我與非我」不分,即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所謂的「我中心」或「我中心氣質」。此期兒童只知關心己的需求、欲望、情感,對別人的權利或興趣無感覺。皮亞傑稱「我中心」為兒童的一種思考類型(a type of thinking),受我驅力的激發。
  皮亞傑指出我中心期的兒童,道德意識猶未萌芽,不明白道德規範的意義,亦無道德價值判斷。因為「我」與「非我」不分,不能把己放在一個團體中,當作別人中的一名,而且不能共享活動。故遊戲是純粹個人主義的活動,不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期許,含有負、信之意。《晉書.卷七七.殷浩傳》:「溫既以雄豪許,每輕浩,浩之不憚也。」《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顧己雖許,心跡猶未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