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4.96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面負責裁決。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被鄭州周舍強奪為妻,乞大人做咱。」《儒林外史》第五回:「這樣含冤負屈的事,求太老爺做!」
完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己、對人皆要求完美而無缺點的態度。
祭祖(天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祖或稱對祖先的崇拜是中國人最古老的傳統,被認為是對祖先報本、思恩和盡孝。這種思想是中國人祭祖習俗之要內涵。為盡孝道而祭祖的方式,雖與天教的作法不同,但基本上與天教教義並不相違悖。無論〔舊約〕或〔新約聖經〕都強調要孝敬父母(參見出廾.十二,弗六.一~三)。教會自創始以來就編訂安葬亡者儀式,並在舉行禮儀(彌撒)時追念逝世的親友等。因此利瑪竇來華傳教時,也容許信教者祭祀祖先。但以後來華的方濟會及道明會傳教士卻持相反的意見。問題的癥結不在於祭祖是否應該,而在於祭祖的儀式。反對者認為祭祖的禮儀含有宗教迷信的成分。雙方爭論良久,此即所謂「禮儀之爭」。教宗本篤十四世為了維護教規的一致,於一七四二...
教育中的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中的自然義,一般教育學者多認為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是其開創者與奠基者。盧梭的教育史地位,相當於天文學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在天文學上的地位。將教育現象比擬成為自然的現象,而欲以自然的見地了解教育,擬訂教育應行遵守的法則,大致上都可以說是教育上的自然義者。教育上的自然義者認為教育是兒童依自然的法則而生長的一種過程;自然生長的現象是無需人為的干預與設計的。依自然義學者的看法,教育是「由內而外的發展」(development from within),即受教者的內裡,自然已經賦予給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僕人。《紅樓夢》第二回:「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僕上下安富尊榮者儘多,運籌謀畫者無一。」也稱為「奴」。
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思想張,認為生產工具與財富分配應由國家統籌安排,以實現社會平等。
2.一種社會體制,生產工具的擁有與財富分配均由國家安排,在某些社會義社會,甚至一切財產皆為共享公有,而無私有財產權的存在。
千年田地八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田地時常更換人。比喻盛衰無常。《醉醒石》第一五回:「古云:『千年田地八百』,也無終據之理。」也作「千年房舍換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水系中,匯集各支流的要河川。也作「本流」、「幹流」。
2.事物發展的要方向。如:「老莊哲學是先秦道家思想的流。」
3.控制事物發展方向的人物。如:「總經理是這次推動工廠生產流程改革的流。」
當然繼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民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的一切權利義務。換句話說,繼承人如果沒有特別聲明的話,他既可享有遺產上的利益,也應該負擔死者未履行的義務。這種概括式的承受,稱為「當然繼承義」。
法西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14年在米蘭由義大利墨索里尼倡議的政治組織的意識形態,張應由少數優秀權威者統治一般非理性群眾的極權與軍事統治,強調團結一致的國族與不平等的種族義,並十分重視軍事對身體(特別是男性)的訓育,為極端右翼的思想。反對自由義、保守義、共產義,影響二戰時的納綷種族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