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建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建義為美國教育哲學及社會哲學的一個派別。在教育上,認為教育是社會的整體經驗;在社會哲學上,認為民社會是理想社會的形式,藉由民的程序,透過社會的重建,人們利用社會經驗,理想社會是可以預期的。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社會經驗的價值受到學者們的重視,重建社會的呼籲到處可聞。教育家開始注意到,在社會重建的過程中,教育究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的問題。二次大戰後,人們認識到西方世界面臨了文化危機,因為人類已經掌握了足以毀滅人類自己的核子破壞力。重建義的學者,如布拉彌德(Theodore Brameld),提出重建義為一「危機哲學」的論調;布氏並以為重建義是「價值哲學」、「目的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侍奉君。漢.禰衡〈鸚鵡賦〉:「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唐.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四:「事非無祿,浮生即有涯。」
2.持事務者。《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天下自有強弱,雖強易弱,正患事難得耳!」
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紀二》:「詔強盜姦傷事者,首從悉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的人。通例由嫡長子為喪,沒有長子則由嫡長孫擔任。《宋書.卷四七.孟懷玉傳》:「丁父艱,懷玉有孝性,因抱篤疾,上表陳解,不許。又自陳弟仙客出繼,喪唯己,乃見聽。」也稱為「喪冢」。
本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論在任何情況,皆以一己所知所學的事物與工作權益為前提,不顧整體利益,強調其偏私之見。
求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賣人以博取個人的榮華富貴。《三國演義》第六○回:「某非賣求榮,今遇明公,不敢不披瀝肝膽。」《野叟曝言》第五九回:「得勢則聚若蠅蚊,失勢則散若鳥獸、甚至賣求榮者頗多。」
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為漢代以來通用的官名,管文書簿籍及印鑑。中央機關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有此官。《晉書.卷六二.祖逖傳》:「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哥哥官授綿州綿山縣簿,小生官綬詳州司戶。」也稱為「印曹」。
快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哲學思想,指在道德實踐方面,張人生應以追求愉悅(pleasure)為至高目的。也稱為「享樂義」(hedonism)。
功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一切以行為的結果來衡量是非的學說。如中國古代申不害、韓非等的思想,或西方古希臘的哲人派等。
2.英國學者邊沁所提倡的概念。認為行為的是非,取決於能否具有增加快樂或減少痛苦的功用。
非物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物質義又名非物質論、精神論(spiritualism),有時也稱為心智論(Mentalism)。非物質義這個名詞要是由哲學家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所使用,認為物質世界不具實在性,知覺亦非被動的反映物質特性。柏克萊反對唯物論的看法,不承認物質的獨立性;他張精神才是實在的、獨立的、自的,因此不是物質存在並形成觀念,而是精神產生意識,物質可說是不存在的抽象概念或依附於觀念上。觀念存在於心靈內,並為其所知覺,由此而形成知識。精神的終極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因此柏克萊提出的非物質義,反映了他的神學思想及觀唯心論(Subjective Ideali...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