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等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種,以親疏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圍,每百里為一區畫,共分侯、甸、綏、要、荒等,稱為「服」。《書經.益稷》:「弼成服。」
3.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禮服的合稱。《書經.皋陶謨》:「天命有德,章哉。」
尺之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成年的孩童。《孟子.滕文公上》:「雖使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科打諢。形容人行為滑稽、詼諧,逗人發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倫。指父、母、兄、弟、子。《書經.舜典》:「帝曰:『契,百姓不親,品不遜。』」
2.勛、勞、功、伐、閱等種功績。《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
3.九品官階第級。《隋書.卷一○.禮儀志》:「今犢車通幰,自王公已下,至品已上,並給乘之。」
超三界外,不在行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道教認為經過修煉,超過三界,即可居仙聖之鄉;行,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世間種相生相剋的原理。「超三界外,不在行中」指超脫俗世,完全不介入凡俗的事情。《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六回:「我既超三界外,不在行中,怎麼又來管你凡間什麼閑爭閑鬧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霸。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戰國策.秦策一》:「雖古帝、三王、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也作「霸」、「伍伯」。
比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稱釋迦牟尼成佛後,最先跟他出家的位弟子。也就是他初出家時,其父派給他的名親信隨從。即阿若憍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和摩訶男拘利。
四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達之郊也。」也作「四通八達」。
十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光十色」。見「光十色」條。01.《孽海花》第一二回:「一輛朱輪繡幰的百寶宮車,端端正正的,停在一座十色光的玻璃宮臺階之下。」
言長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人劉長卿擅言詩,號「言長城」,謂他人難以超過。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秦系傳》。後比喻善作言詩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