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紳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教育思中,理人格的要求,對教育歷程的發展方向,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的教育目標,大致上就是一位良好紳士的養成。洛克認為一位優良的紳士,其所應具備的理有四:即德性、智慧、教養與學識。這四項紳士的理,有別於十六世紀人文教育思家所偏重的辯才、德性與虔誠的理。洛克以為德性是最根本的理所在;一位紳士不但要自己敬重自己,也要他人敬重自己,他強調有德性的人會尊敬神,愛護真理,具有善意。智慧方面,洛克提到處事要謹慎,判斷良好,能有預見。教養方面,洛克要求人們能夠有良好的態度,不鄙視他人,能尊重自我。學識方面,洛克覺得並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多從好的方面,而不鑽牛角尖。《紅樓夢》第一一回:「你只管這麼著,病那裡能好呢?總要開了纔是。」
赫爾巴特思在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爾巴特(Johann F. Herbart, 1776~1841)思在美國,指美國學生留學德國引進赫爾巴特的教育學說而言。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思,除了在德國受到歡迎外,美國學界亦對赫爾巴特學說深感興趣。當時在德國的美國留學生很多,又多在赫爾巴特學說的重鎮耶拿大學受教,故而對赫爾巴特的教育學說接觸最多,回國之後,大力加以提倡,在美國形成了赫爾巴特運動。
  美國的赫爾巴特運動開始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當時伊利諾師範大學的三名年輕學者第葛莫(C. De Garmo)、麥克姆利兄弟(Charles McMurry & Frank McMurry)從德國耶拿大學學成歸國,帶回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腦海中湧現的情節、畫面。如:「看到這種混亂情形,他不禁浮起小說中描述戰爭的情節。」「她望著窗外,不禁浮起舞會的情景。」
完全流體,理流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一種假的流體,其起因是由於描述流體運動的Navier-Stokes方程式為一非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式,除了少數特殊情形外,甚難求得其解析解,因此在德國科學家Prandtl未發表其邊界層理論前,數學家為了能描述流體之運動,乃假設流體為無粘性和不可壓縮性,這樣的流體即稱為理流體。有了這種假設後,流體運動方程式因密度為常數而可簡化為:
  
  其中ф為勢函數;而速度向量v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律是指傳統中所說的三個邏輯法則或公式,即是所謂之同一律(Law of Identity)、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和排中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這三個思的同格且充分的法則,雖然已經式微,卻仍然不無道理,所以仍然為人所熟知,而且易於應用。三律的公式為:(1)同一律:甲是甲;(2)矛盾律:甲不是「非甲」;(3)排中律:任何事物是「甲」或是「非甲」此三律自希臘哲學家以來迄至二十世紀之初,一直視為「絕對」,其涵義紛繁,在可見的邏輯系統中,是僅有的公理。在思律中,三律或為描述性的、或為慣例性的、或為形式的法則。
  以思三律為...
美國社會科課程的理判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美國從五零年代起,社會科教育便受到風起雲湧的社會科學的挑戰與質疑,其主要原因來自於社會科對當代相關問題的解釋效力。六零年代起,隨著科技、政治、經濟的發展和思,價值觀的變化,那一些學科更能提供學生和國家未來所需要的知識?目錄1 一、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科教育目標2 二、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科內容3 三、二十一世紀社會科教材的呈現順序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科教育目標根據哈頓尼爾等人的看法,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科應該以發展學生的反省思考能力和民主素養為主,其主要教育目標有四項:1. 發展學生的公民素質,鼓勵學生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例:𠊎一著過兩日開始放暑假,就遽遽為暑假做新計畫。(我一到過兩天開始放暑假,就趕緊為暑假訂新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懷。此詞多用於客語歌謠中,即「起」之意。例:「正月摘茶是新年,姊妹牽手入茶園。茶頭樹下思起,等到哪日出頭天。」引自客家山歌<採茶調>。
朝思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天晚上都在念。形容思念極深。明.陸采《懷香記》第一○齣:「青瑣窺觀生悒怏,苦殺也朝思夕,繡床空倚減紅妝,魂逐楊花飄蕩。」也作「暮朝思」、「朝思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