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足,未達到所需求的標準。《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只是經費不夠,求老師還提倡提倡,替門生想個法兒。」
合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球是一種球類團隊運動,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這項運動,尤以在荷蘭、比利時最為常見。與大多數球類團隊運動不同的是,合球是一項男女混合運動,比賽雙方各4男4女,提倡平等。合球又稱考夫球、荷式籃球、荷蘭式籃球。目錄1 介紹2 歷史3 台灣合球4 主要規則5 外部連結 介紹 合球有些類似籃球,在一個分兩個半區的球場上比賽。兩邊球場各有一個3.5米高的籃筐,兩個隊伍的目標是將球投入對方的籃筐。合球理念是男女平等,團體配合,減少個人間的身體對抗。 歷史 合球的發明者是一位荷蘭籍教師Nico Broekhuysen,他在瑞典...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英文名稱2 發展目標3 學院系所4 校史5 交通資訊6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Creativity 發展目標本校秉持「實事求是,求變創新」之校訓,依據政府所提倡之六大新興產業與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為基礎,期盼建立首座以「創意+觀光」為核心之「創意觀光特色大學」,同時進行全校性整合發展,以校園觀光化(TOURISM)、設備實習化(EXERCISE)、教學應用化(APPLICATION)、核心創意化 (CREATIVITY)、系科特色化(UNIQUE)及師生專業化(PROF...
白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在五四運動被大力提倡之前所留下的主要文獻,包括東漢佛經、唐宋語錄、宋代話本、明清小說等。迄今已成為最普遍使用的文體。也稱為「語體文」。
胡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中國現代學者、思想家及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曾獲英美各大學致贈名譽博士學位三十五種。任北京大學教授時,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文學改革。曾任中國公學校長、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及校長、駐美大使、國大代表、中央研究院院長。著有《中國古代哲學史》、《章實齋年譜》、《先秦名學史》、《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丁文江的傳記》等數十種,另輯成《胡適文存》。
夏丏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丏尊(一八八六-一九四六)文學家。原名鑄,字勉旃。浙江上虞人。曾留學日本,曾任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通譯助教兼舍監和國文教員,提倡新文化運動。後因支持五四運動被迫離校。民國九年起先後在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後任開明書店編輯所所長,曾創辦《中學生》雜誌。曾任中國文藝家協會主席,從事文化運動和民主運動。抗戰勝利後,任中華全國文藝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 著有《文心》(與葉紹鈞合作)、《文藝ABC》、《現代世界文學大綱》。
孟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學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著有《孟子七篇》。也稱為「孟子」。
唯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實論唯實論注重感官及具體經驗來獲取知識。唯實論的教育理念注重兒童心理,偏重母語教學,傾向感官經驗的教學,崇尚自由的教學氣氛,大自然就是學校。提倡唯實論的學者有:威夫斯、拉伯雷、孟登、米爾頓、拉凱爾、培根、笛卡兒、康美紐斯、洛克……威夫斯現代心理學之父,也是哥白尼是教育革命提倡者。他提倡知識的兩個層次—絕對的真和相對的真;受到坤體良的影響在教學上注重批判性的思考;強調知識以實...
墨守成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期年:一周年。 (6) 墨翟之守:墨翟的善於守城。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薄葬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後世亦稱為墨子。〔參考資料〕 《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1>,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2>為械3>,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4>之,公輸盤之攻械5>盡,子墨子之守圉6>有餘。 〔注解〕 (1) 公輸盤:春秋魯之巧匠。又作公輸般、公輸班;或稱魯班、魯般。 (2) 牒:小木札。 (3) 械:樓櫓;古代供守兵眺望敵人之用。 (4) 距:通「拒」,抗拒。 (5) 械:謂飛梯、橦車、飛石、車弩之具。 (6) 圉:通「禦...
繼晷焚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焚膏繼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文中敘述大學老師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以後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譏笑他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