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弊病、過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其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掉在後面。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官〉詩:「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柳遜嘗為張濬租庸官,又王溥監修日奏充官,授工部侍郎,又與趙崇、裴贄為刎頸之交。」
CIPP評鑑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內容究竟如何。 成果評鑑(product evaluation)成果評鑑的目的是在測量、解釋、以及斷一個方案的成就。對於成就的回饋,不論在方案執行的過程之中,抑或結束之時,可謂均相當重要,而成果評鑑往往更應擴及於長程效果的評估。成果評鑑的一項主要目標,是在確定方案符合需求的程度,並廣泛地檢視方案的效果,包括預期的與非預期的,以及正面的與負面的效果。成果評鑑的基本功用在於確定一項特定的方案是否值得繼續實施,或重複實施,或擴展到其他的場所。王秀玉(199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CIPP評鑑模式Keyword:Contex...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眾說紛紜,不能斷那個說法對。 出處清。黃協愪 鋤經書舍零墨。三。落英:[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說者聚訟,莫衷一是。] 用法常用於說法、主張;形容議論紛紛,無所適從。 例句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四章:[古籍所載指南車,有謂創於皇帝者,有謂創於周公者,莫衷一是。] 同義無所適從、眾說紛紜 反義當機立斷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把東西掀起、翻轉或包覆起來。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官歸京〉詩:「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宋.蘇軾〈念奴轎.大江東去〉詞:「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肅然3>,常若有所事,則雖事物紛至而沓4>來,豈足以亂吾之知思5>!而宜不宜、可不可之幾6>,已然7>於胸中矣。如此則此心晏然,有以應萬物之變而何躁妄之有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洪文安公小隱集序〉。 (2) 儼然:矜莊的樣子。 (3) 肅然:嚴謹恭敬的樣子。 (4) 沓:音ㄊㄚˋ,重覆。 (5) 知思:智慧想法。知,音ㄓˋ,同「智」,智慧。 (6) 幾:音ㄐ|,預兆、細微的跡象。 (7) 然:清楚分辨。〔參考資料〕 宋.樓鑰〈洪文安公小隱集序〉(據《攻媿集.卷五二》引)高宗皇帝將行內禪,聖意謂一時大典冊,不可輕屬,召為翰林承旨。禪位之詔,登極之赦,尊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斷或肯定的語氣。如:「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冀州之人也。」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 intelligence):這與智力行為如何產生有關。指個體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表現於思考、計畫、斷、執行等心智活動中的能力。後設成分:指高層次的心智執行過程,用以計畫、監控、評鑑個人的解決問題能力。作業成份:指個人在運思中使用語文及運算以比較、組合、推理的能力。知識習得成份:指個人經由學習語文或數學等而獲得知識的能力。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個人面對新環境時,應用舊經驗與新經驗結合,表現適當的行為。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指個人適應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