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世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其中「首陽」指的是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之事。伯夷、叔齊為殷商貴族,商紂亡後隱居在首陽山,因拒吃周朝食物而活活餓死。「柱下」則指老子任周朝柱下史之事。老子與伯夷、叔齊一樣歷商、周二朝,入周後,他任職柱下史(類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負責掌管國家典籍,雖在朝任官卻能無涉於政治是非。東方朔他認為像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自以為清高,並不聰明;要像老子一樣,雖仕於周,卻像隱者一般,才是有智慧的。因此勸他兒子要吃得飽、行得安,不必身為農夫才能隱居,可在朝為官卻像隱者一般,用輕鬆的態度應付世間事。這種入雖然違異一般人的看法,但卻可以免禍上身。後來「玩世不恭」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居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隱居的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穀見之。」
隱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職隱居。如:「他因過不慣官場生涯,決定辭官隱退,當個平凡人。」
輞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在陝西省藍田縣南,自輞谷出,唐代詩人王維隱居於此。也稱為「輞谷水」。
瀝膽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煙波釣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張志和親喪之後,辭官隱居於江湖之間,自稱「煙波釣徒」。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張志和傳》。後以煙波釣徒比喻隱居湖海,不慕榮利的人。
鷗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隱居江湖的人,與鷗鳥為伴侶,如有盟約。宋.陳造〈次丁嘉會韻〉二首之二:「百年袞袞須今日,歲晚鷗盟要重尋。」
膾炙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周朴遇黃巢之亂,於閩城遇害身亡。 (3)朴:周朴(?∼西元878),字見素,唐朝時人。工為詩,隱居嵩山,無功名之念。後避居福州,黃巢陷閩,欲用朴,朴不從,遂為黃巢所殺。朴為詩極盡雕琢,當時詩家稱「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4)釣臺:山名。地約當在今福建省閩侯縣南。 (5)甌、閩:地名。甌,地約當今浙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
捷徑終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終南捷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終南山距離唐代京都長安很近,常有朝中顯要入山尋幽訪勝或是燒香拜佛,隱居在此的居士因此頗有入朝為官的機緣,所以終南山一直被當成尋求官職的捷徑。盧藏用就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他在舉進士第後,並未得到重用,所以就隱居在終南山,後來果然被召入宮中任職,從此一帆風順,屢獲升遷。當時有位道士司馬承禎,他生性淡泊,不求仕宦,一直隱居在天臺山中,因德高望重,數次被皇上召進朝廷問道。睿宗時,司馬承禎又被請入宮中,當他再度要求歸返天臺山時,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您要隱居,那裡就是個好地方,何必捨近求遠呢!」司馬承禎知道盧藏用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
披瀝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