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臺北市立社會教館城巿舞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成立於民國五十年(1961)四月十三日。有展覽場地、會議室、討論室、電化教室閱覽室及城巿舞台,可容納一千零二個座位。該館除定期舉辦音樂、舞蹈、戲劇演出外,還提供技藝研習及各項比賽、講座等活動。該館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場地可供各界租用。
師範教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範教政策指為培養教專業人才,培優良師資以推展教工作,所採用之具體方針與策略。師資教政策之形成與擬訂乃本諸師範教目的,配合國家之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考量現實環境,以期有效推展師範教之相關活動,落實師範教之理想。
  各國之教雖起源甚早,但對於教人才的培卻毫無系統與制度。因此有關師範教政策的探討直到近代方受重視。綜析世界各國師範教現況,各國所採用之師範教政策約可分為封閉政策、開放政策與折衷政策等三類如下。
  1.封閉政策:師範教的封閉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國家統一辦理師資培工作。目前實施此一政策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大陸等...
國家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教論源自於十八世紀法國的政治哲學家,對於當時的政治、宗教與教普遍存在著不滿,而亟思予以改造。他們認為,教實際上是一種庶政,其目的不在於促進教會的福祉,而在於促進國家的安寧與增進人民的福祉。經過這批學者的多方奔走興鼓吹,產生了一種個人的與國家的教目標新觀念。此種新觀念普遍流傳至各地,因而導致完全的國家學校制度之建立。此種國家學校制度,乃是為國家目的而辦理的學校,由國家撥給經費並管理之。在這批政治哲學家中,較有影響力的有下列學者:
  1.拉夏洛泰(Louis-René de La Chalotais, 1701~1785)
  拉氏於一七六三年出版〔國家教論...
齊勒的學校教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勒的學校教改革計畫,是由德人齊勒(Tuiskon Ziller, 1817~1882)所提出;他是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的學生,任教於萊比錫大學(University of Leipzig)。他將赫爾巴特所創的四段教學法,改為五段教學法。他設想的學制為八年,自七歲至十五歲,一、二年級僅為預備,三至八年級則須注重六項教主題,分別是:(1)對權威的服從;(2)對權威的認識與看法;(3)對權威自願居於從屬的地位;(4)熱愛權威;(5)道德與宗教的自我教;(6)社會服務。(參見「赫爾巴特」)
完美主義與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美主義為教目的主張的一種。在討論教的目的時,有些教理論主張實用的教目的,有的主張功利的教目的,有的主張預備未來生活的教目的,有的主張審美的教目的,有的主張職業的教目的,有的主張陶冶的教目的。各種主張都有,真是不勝枚舉。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教現象為社會現象的一種,故而教現象是社會在一定時空侷限下的一種適度反映。因此各個社會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其所偏重的層面也就不同。上述的各種主張,或許在某一社會同時存在著幾種,甚或同時存在。
  古希臘人的教目的,大致偏重下列三方面的要求:獲致完美、發展文化人及養成公民。簡單來說,希臘人的教理想,就是使個人的身體與心靈達到完...
密爾頓的學校教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爾頓(John Milton, 1608~1674)是英國的詩人及人道主義者;一六四四年出版〔教論文〕(Tractate on Education)一書,企圖以教改革做為當時不當政治解決的途徑。
  〔教論文〕首先對於當時宗教改革後教之目標,作一番論述;接著指出現行教缺失,並提出名門望族子弟完善而豐富之教計畫。密爾頓提出的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學習計畫:男童在十二至二十一歲時全部的教均在「學苑」(或稱書院,Academy)完成。第一年,即十二歲時,學童應學習拉丁文法、算術、幾何,並閱讀簡單的拉丁文及希臘文;在接下來的三、四年內,則須精通希臘文,並研習農學、地理、物理、...
民族教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族教思潮」在國內之興起,實由於我國近百年來,外受帝國主義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侵略,而內文有封建勢力的摧殘,使中華民族陷於次殖民地的地位。新教興辦以後,謀國者力效西法以圖民族復興,如鴉片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至北伐各階段的教思想,均具有民族復興的涵義。民國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侵吞我國的陰謀暴露,民族面臨存亡絕續的危機,因此舉國上下均致力於民族復興,使民族教思想蔚為我國近代教史上一大風潮。
  謝海澄在〔文化與教〕雜誌九十期所撰〔民族教論〕一文中指出:「現在我們的民族被壓迫,被侵略,每一個民族的成員應當負起解放民族的責任,...
〔斯都姆教報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都姆教報告〕指日耳曼著名教家斯都姆(John Sturm, 1507~1589)所撰寫的關於列日(Liége)學校之組織工作的詳細報告,詳參「赫吉亞斯的教改革計畫」(Hegius's Project of the Reforms of Education)。斯都姆本人曾在列日學校受教,受到了列日學校組織的啟發,他後來也成為一位偉大的學校組織工作者。
  斯都姆從列日學校畢業後,又至魯汶(Louvain)大學研習,後來在巴黎擔任古典及地方語言的語文教師,與由義大利傳來的人文主義接觸。一五三七年時,斯都姆擔任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之古文學校(Gymnasium)...
〔普及全國圖書教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及全國圖書教辦法〕由教部於民國三十年(1941)二月訂定公布,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及民國三十三年
  1.明訂應普設圖書館:各省、市已設置省、市立圖書館者,應即設法充實其設備,未設置者,應即一律設置;各省、市至少應先設立一所,並逐漸增設;各縣、市依照經濟能力,應設置縣、市立圖書館,或在民眾教館內附設圖書室;各鄉、鎮應即設置書報閱覽室一所,並應逐漸增設,以期每保有書報閱覽室一所;各級圖書館應盡量於鄉、鎮或人口稠密之處設置分館或書報閱覽室;各級學校及各機關團體附設之圖書館應一律開放,供民眾閱覽。
  2.各級圖書館得設置書報供應站:各級圖書館設置之書報供應站,辦理各...
中國戰時兒童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戰時兒童保會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兒童保群眾性團體,由鄧穎超、沈鈞儒、郭沫若、李德全等人聯絡國民黨及其他黨派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共一百八十四人聯名發起,民國二十七年(1938)三月十日成立於武漢。其宗旨是:扶植民族後代,培無家可歸的難童健康成長為抗日建國力量。保會擁有理事五十六名,理事長宋美齡,副理事長李德全,常務理事鄧穎超,並聘請了包括蔣介石、毛澤東、蔡元培、陳嘉庚、茅盾和斯諾在內的二百八十六位名譽理事;相繼在全國各省市、香港及南洋地區成立了二十餘個分會,建立了五十三所戰時兒童保院,收容保難重二萬餘人;主要通過宣傳動員全民抗戰、徵募經費,救濟保難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