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47 ms
共 8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頌功績和恩德。語本《史記.卷四.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也作「歌功誦德」。
|
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諱而不直言。如:「譎諫」。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藻辭譎喻,溫柔在誦。」
|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沒有軍隊肯先渡河。於是晉大夫叔向就去請教魯大夫叔孫豹(諡號穆子)該怎麼辦?叔孫豹回答說他只知道吟誦《詩經.匏有苦葉》,不懂其他的事。得到提示的叔向告退後,立即召來掌管船隻和軍務的官員,說:「苦匏不可食用,只能拿來當作渡河的浮囊。而叔孫豹說他吟誦〈匏有苦葉〉,一定打算要渡河了。你們要儘快做好渡河的準備。」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和衷共濟」,用來比喻彼此同心共渡難關。
|
朗朗上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朗,聲音響亮。「朗朗上口」指誦讀熟練,能順口念出來。如:「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淺顯易懂,當時的老人或小孩大多能朗朗上口。」
|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 〔注解〕
(1) 董仲舒:西元前179∼104,西漢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2) 陰陽之學:根據四時、節氣、方位、星象來講人事吉凶的數術。
(3) 《春秋》: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 俛首:低頭。
|
宗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要的意旨。《北齊書.卷四四.儒林列傳.孫靈暉》:「靈暉年七歲,便好學,日誦數千言,唯尋討惠蔚手錄章疏,不求師友。三禮及三傳皆通宗旨。」《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這位制臺素講黃老之學,是以清淨無為為宗旨的,平時沒有緊要公事,不輕容易見人。」
|
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誦讀。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學僮十七已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
|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史.卷二七四.史可法列傳》:「可法每繕疏,循環諷誦,聲淚俱下,聞者無不感泣。」
|
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慧黠而輕薄。如:「儇薄」。《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忘儇媚以背眾兮,待明君其知之。」
|
計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禮節、禁忌。《西遊記》第一三回:「你們出家人,偏有許多計較,吃飯便也念誦念誦。」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