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17.44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諾丁的關懷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諾丁關懷教育學(Noddings’ Care Pedagogy)諾丁為美國教育哲學家,其從存在主義、進步主義、女性主義等觀點提出關懷教育學。認為道德(ethical)源於關懷,關懷源於人最深刻的感受,感受根植於接納、關係和回應。道德行為的核心是對人情感的回應,要正視人存在的情感基礎。主張成就「理想的關懷關係」是道德實踐的最終目的。在關懷關係中,關懷者的主觀意識是開放地接納,是...
社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教育司為我國教育部中主管社會教育的專責單位。社會教育司創始於民國元年(1912),在臨時大總統公布的教育部官制中,明定教育部內置社會教育司,分為三科,掌理圖書、博物及通俗教育等事項。
  依據民國六十二年修正公布之現行〔教育部組織法〕第十一條規定,社會教育司掌理:(1)關於民族文化之復興與宣揚事項;(2)關於補習教育及家庭教育事項;(3)關於學校辦理社會教育事項;(4)關於特殊教育事項;(5)關於視聽教育事項;(6)關於社教書刊之編譯事項;(7)關於藝術教育及文藝活動之獎助事項;(8)關於文化團體之輔導事項;(9)關於圖書館、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及社會教育館等社教機構事項;...
馬克斯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斯主義是由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與恩格斯(F. Engels, 1820~1895)合作創立的一種革命性的社會科學思想。主要的概念或內涵包括下列各項:唯物論、疏離、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說、階級鬥爭論等。馬克斯強調經濟因素對歷史或文明發展的決定性作用,主張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是疏離的,而在共產主義世界中,人獲得了解放的可能性,獲得了控制自己命運的可能性。
  馬克斯主義通常被視為是唯物史觀或歷史唯物主義;其根本精神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根本動力,在於社會的經濟發展、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在〔德意志意識型態〕(The German Ide...
德國義務教育之發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義務教育之發軔,始於十八世紀後半葉,是歐洲諸國中最早開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一七一七年,普魯士(Prussia)菲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Ⅰ, 1713~1740)曾頒布有關民眾學校的[勸學令](Advisor Order),其中力促父母必須送其子女就學,以學習宗教及讀寫算,否則重罰;唯該令並未普遍實行。一七六三年四月間,菲特烈二世(Friedrich Ⅱ, 1712~1786)下令,由任職於柏林議會(Berlin Consistory)的赫克爾(Johann Julius Hecker, 1707~1768)草擬[普魯士邦立學校通則](General Lan...
公共衛生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生教育的範圍大略可分為公共衛生教育、學校衛生教育、病人衛生教育及工作場所衛生教育。以上的分類方法,對於公共衛生教育而言,可說是一種狹義的分類法,即將公共衛生教育只界定在社區民眾的衛生教育上。然而以較廣義的分類來看,公共衛生教育的範圍實包含了病人衛生教育及工作場所衛生教育。此乃因為公共衛生的工作,往往是針對著社區衛生來著手,因此就包含了支援醫院或工作場所的衛生教育工作。
  公共衛生教育主要的工作區域是社區,因此公共衛生教育是一種學習過程,社區民眾透過此種學習,引導他們自己採行更富知能的健康行動,並且公共衛生教育人員能幫助他們組織和發展社區所關心的事務,對於健康問題能夠促使民眾研...
浪漫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漫主義為西方十八至十九世紀中期的一種思想與態度。具體而言,浪漫主義呈現在文學、藝術、建築、史學諸領域。浪漫主義學者多具反對規律、秩序、平衡、理性、理想的特質。就歷史的發展來說,浪漫主義者是反對十八世紀的理性主義和唯物主義。浪漫主義者深信個人的價值重要;強調個人所具有的主觀性;對於人的非理性因素,並不輕視其重要性。他們以為由於十八世紀過度重視理性的結果,因而對人的想像能力、自然本性、感覺作用以及超越能力忽視。浪漫主義者對於自然美的深邃意義喜愛不已;對於情緒勝過理性則深信不疑;對於感覺強過心智亦欣然接受。
  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相對應,其教育主張強調感性的重要性,與理性主義偏重理性...
專科教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科教育是學習年限短於本科,層次低於本科的高等教育
  專科教育入學起點與本科教育相同,招收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但專科教育只有二至三年,或更短一點。在大陸地區,實施專科層次教育的學校,有各類高等專科學校和地方性高等職業學校(短期職業大學)。前者提供學術性或技術性專科教育,後者提供職業性專科教育。近幾年,許多大學和專業學院也普遍開辦一些應用型專科教育
  從培養目標看,專科教育不同於本科。本科教育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本科生畢業後七年左右可受聘為各種以「師」相稱的技術幹部,如講師、醫師、工程師、農藝師等,而專科教育培養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和初中教師,他們要成為...
聽覺障礙兒童教育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覺障礙兒童教育策略目錄1 (一) 提供早期教育經驗2 (二)聽力障礙兒童父母的指導,也就是親職教育3 (三)助聽器檢查與保養的指導4 (四)普通班教師在教學上的配合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 提供早期教育經驗期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療育。例如有些醫院對嬰幼兒做聽力篩檢,發現有聽力障礙嬰幼兒時,就可提...
肢體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肢體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目前我國對肢體障礙兒童的安置方是大約可分下列幾種情形:目錄1 一、特殊學校2 二、特殊班3 三、資源班4 四、醫院附設的特殊班5 五、在家教育6 六、普通班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一、特殊學校目前全國特殊學校只有國立彰化仁愛學校一所,設有國民中、小學及高職部,主要收肢體障礙學生。這所學校原本主要收小兒麻痺的學童,近年來由於小兒麻痺已絕跡,故轉型收腦性麻痺學童。學校中的老師對肢體障礙生的身心特質、教學方法大都有專業素養,而硬體設...
教育成本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成本(educational costs)是指社會與個人因為實施與接受教育,所需支付的全部費用。教育成本包括社會團體(政府與民間)與個人投資兩大部分。
  分析並計量教育成本的目的有三:其一在運用成本作為分析教育經費與支出的依據,並據以推計教育制度未來可能發展的趨勢與可能獲得的教育資源。其次在發揮成本運用的經濟價值,使短絀的資源作最有效的運用,期使教育的質與量能作適當的配合發展。其三是謀求成本負擔的公平原則,多方開闢教育財源,廣籌教育經費。
  成本支付的目的,不是為生產就是為消費,所以教育成本也可以從這兩方面來看。第一,教育可視為一種生產的活動。一般分析教育成本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