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頂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土官之子將前代世襲之祖父依次接續寫就的圖。
東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律的一派。唐代懷素所創,因懷素住長安西太原寺的東塔,所以得名。此主張定、慧是戒學所攝、律應以戒行為及戒體屬於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華嚴將印度佛教流派和經典判分成十。一、法我俱有,謂犢子部等;二、法有我無,謂薩婆多部等;三、法無去來,謂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謂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謂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謂一說部等;七、一切皆空,謂《般若經》等;八、真德不空,謂《楞伽經》等;九、相想俱絕,謂《維摩經》等;十、圓明具德,謂《華嚴經》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襲的官職。《左傳.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職。」
公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理為基督新教的主要派之一,該主張每一教堂獨立自主,並由信徒公眾來管理堂會,此為該派名稱之由來;中文意譯而得「公理」之名稱,又中文音譯而得「綱紀慎」之名稱。公理起源於十六世紀的英格蘭,一五八二年,有布朗(Robert Brown, 1550?~1633)等主張信徒公眾有權管理自己所參加的教會,並獨立於國家和國教之外,此一主張自為英王所不容,故曾遭受迫害,成員被迫逃往荷蘭,迫害停止後再回返英國,與清教徒中的獨立派理念極接近,故亦被視為該派,在中產階級中有極大的發展,在教會體制上與聖公漸行漸遠,到一六二○年,該信徒搭「五月花號」往美洲大陸,因此日後亦在美國發展。
 ...
會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族及同社的人。南朝梁.懍《荊楚歲時記.社祭》:「社日,四鄰並結會社,宰牲牢,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享其胙。」
〔教育旨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旨令〕係民國元年(1912)九月二日,教育部為公布教育旨所頒布;其內容為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參見「民元教育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道教、畫派皆分南、北二。參見「南北」條。
2.山水畫家派之一。參見「北畫法」條。
三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派之一。主要以研習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及《提婆百論》而得名。源於鳩摩羅什譯出三論,師徒講習,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國佛教諸中最接近印度中觀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漸趨沒落。
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個族,血脈相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