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敗俱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1>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於帷闥2>,則嚮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3>,雖有聖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姦豪得借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注解〕 (1) 把持者:指宦官。 (2) 帷闥:張帷之門,比喻近處。闥,音ㄊㄚˋ,門。 (3)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作為抵押。
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條件,亦即不同的學習結果所牽涉的學習條件並不一樣。而學習條件又分為「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兩類。所謂學習的內在條件是指學習者已有的先備知識與技能,外在條件指的則是外在的學習情境。唯有透過內在的先備技能和認知處理步驟與外在的支持性環境刺激間的有效互動,才可能產生所預期的學習結果。另外,蓋聶更進一步地把訊號處理的概念應用到學習的分析上,提出了九個學習的重要處理階段,即注意、期望、喚回至運作記憶、選擇知覺、語意性編碼、反應、增強、喚回和增強、以及喚回和類化。它們不但在執行的順序上有先後之分,而且各以不同的方式來促進不同種類...
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翻政府的權利。二、著作《人類悟性論》、《教育論叢》,提倡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想。三、主張人心如白紙,無所謂的先天觀念之存在。知識的唯一來源是經驗,知識係由人在環境中親身體驗而得。所以教育的過程是由外而內,為學首重方法,方法只是一種工具而非目的。四、經驗成於二因素(1) 感覺:外感官,以視覺最重要。(2) 反省:內感官,包括知覺、記憶、推理、思考等。五、之事的精確性分為三個層次(1) 直覺的知識:比較兩種觀念而瞭解其異同者。(層次最高)(2) 推證的知識:油煎接的演繹而得,如數學的證明。(3) 感覺得知識:由感官接觸而認知者...
演繹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段論法演繹推理(syllogistic-deductive reasoning)是典型的演繹推理。所謂三段論法(syllogism),係根據一個普遍原則(或公認的事實)為前提,推演到某一特殊事例,從而得到一個肯定結論的推理方式。此種推理方式之所以稱為”三段”,是因為推理過程中包括三個階段:(1)確定普遍原則;(2)舉出特殊事例;(3)做出肯定結論。茲舉例說明三段論法之應用,並附帶說明有關的幾個名詞。凡金屬皆為原質;鐵是金屬;故鐵為原質。以上所舉推理中包括三個語句,三個語句均屬平述句,分別表述一件事理,在邏輯上,這三個語...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李光地《榕村語錄.卷二八.治道二》:「明道論樂,謂:『將上下聲考之,須得其正,一言以蔽之,省辨論者多少紛紛。』此等處,與所謂『加一倍』法者,皆可謂要言不煩。」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汪廷訥《三祝記.卷上.造陷》方今趙元昊謀反,勢甚猖獗。朝廷欲選將興師,恩相明日表奏1>仲淹2>為環慶路經略招討使3>,以平元昊4>,這所謂借刀殺人,又顯得恩相以德報怨。此計何如? 〔注解〕 (1) 表奏:上表奏請。 (2) 仲淹:范仲淹(西元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時仲淹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3) 經略招討使:掌管招撫討伐事務之官。經略,唐始設,後多以節度使充任。宋置經略安撫司,掌兵民之事。明代於用兵時特置,權任極重,在總督之上。清初亦曾設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淮南王劉安得道升天,雞犬吃了剩下的仙藥,也隨之升天。見晉.葛洪《神仙傳.卷六.劉安》。後比喻一個人做官得勢,和他有關係的人也跟著沾光。如:「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從他就任董事長以後,他的子女個個都成了公司裡重要的幹部。」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閣制現代大多數施行代議或立憲形式之政府,傾向採用「議會制度」(parliamentary system),即一般所謂的內閣制(the cabinet system)。如澳大利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奧地利(Republik Österreich)、比利時(België)、加拿大(Canada)、丹麥(Kongeriget Danmark)、芬蘭(Finland)、德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冰島(Iceland)、愛爾蘭(Republic of Ire...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卦,但這早已被證明是一個神話。對這一錯誤,郭書春在《古代世界數學泰鬥劉徽》一書461頁指出:“中國有所謂《周易》創造了二進制的說法,至於萊布尼茲受《周易》八卦的影響創造二進制並用於計算機的神話,更是廣為流傳。事實是,萊布尼茲先發明了二進制,後來才看到傳教士帶回的宋代學者重新編排的《周易》八卦,並發現八卦可以用他的二進制來解釋。”因此,並不是萊布尼茨看到陰陽八卦才發明二進制。梁宗巨著《數學歷史典故》一書14~18頁對這一歷史公案有更加詳盡考察,想進一步了解者可參考。http://my.hoopchina.com/book/...
ies),說明驅力減低並非個體行為的唯一的目標,個體也可能有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的傾向,此即所謂最佳激發水準說。例如在動物的性動機中,公鼠與母鼠交配時,在射精前一秒將之分開,此時之公鼠處於高驅力狀態,應該是一種處罰,但在多次後還是選擇抱往母老鼠;同理也可解釋人類性行為中常見延長達到性高潮的前戲時間。另外,日常生活中有時我們喜好追求不舒服的內在狀態,例如喜歡坐雲霄飛車的刺激與驚嚇感,讓自己處於不舒服的緊張驅力狀態。因此降低驅力並非唯一目標,有可能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的傾向。1950年代的感覺剝奪(senso...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