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韓非子,闡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時宜,來建立適當的政策與設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認為古代聖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適不適合當前社會。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宋國有個農夫,有天在耕作時,看見一隻兔子跑過來。那隻兔子可能太驚慌了,沒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樹,把脖子撞斷死了,農夫便不勞而獲地得到那隻兔子。他想以後如果都可以這樣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於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樹旁等兔子送上門來。結果從此以後再也沒得到任何一隻兔子,反而讓自己成為全宋國的笑柄。所以,用舊法來治理國家,就像這個守兔之人,根本會徒勞無功。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守株待兔」,用來比喻拘泥守成,也用來...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禮記 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2.語譯克,能。紹,繼承。箕裘,簸箕和皮衣,借指上一代的事業。比喻能繼承其父親的志業。 3.故事內容在《禮記.學記》中提到,古時候巧鐵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縫合袍裘、獸皮,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析,全人一詞的根源是取自希臘文的字源,holistic的holo是指將可看見的各部分彙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看不見 ,但確存在的什麼,合併在一起。易言之,對人的認識或瞭解,實應將人視為一個大於各個可見部分的整體來看待,才能對人有真正、全面和完整性的瞭解。三、全人教育的意涵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而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全人教育的意涵可藉由三個層面來析述:(一)教育目標與原則方面是以學生為主體,並將學生視為完整的個體,是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及培養完整個體為目標。(二)教育內容與形式方面認為全人...
結草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老殘遊記》第一四回:「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爺的恩典,結草銜環,一定會報答你二位的!」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黥面割鼻這樣的刑罰。這種種舉措,都是因為大家尊重、敬愛皇上,怕若施加刑懲於這些親近皇上的重臣,會使皇上一併有受辱的感覺啊!賈誼所說的這段話,是把皇上比喻成珍貴的器物,而把四周的奸佞大臣比喻成有害的老鼠,完全圍繞著「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來說理。後來「投鼠忌器」被用來比喻欲除害,但因有所顧忌而不敢下手。
躊躇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地方,我仍然會集中注意力,小心謹慎地用刀,等挑開關鍵處,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開了,就像土塊堆積在地面上一樣,「ㄏㄨㄚˋ」的一聲,牛就解好了。這時候,我拿著刀站在分卸完畢的牛肉面前,東看看西看看,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然後才會把刀擦拭乾淨,收藏起來。在這則寓言中,莊子用牛的組織來比喻複雜的人際關係,要想在糾結難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傷害,得擁有一把用智慧錘鍊出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躊躇滿志」來形容庖丁解牛後的心境,後來就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滿意足的樣子。
重蹈覆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能吸取教訓而再犯同一類的錯誤。如:「上一次當學一次乖,以後就不會重蹈覆轍了。」也作「復蹈其轍」、「復蹈前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再、復。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紅樓夢》第一二○回:「雨村聽著卻不明白,知仙機也不便更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起、鼓出。如:「努嘴」、「努著眼睛」。唐.彥謙〈采桑女〉詩:「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纔纔努青鴉嘴。」《紅樓夢》第六七回:「旁邊紫鵑將嘴向床後桌上一努,寶玉會意,往那裡一瞧。」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詩經.小雅.小宛》中亦見此語。〈小宛〉一詩是表述在亂世之中,雖然為人恭良,但其處境就像人站在樹上一樣,並不安全,所以行事應如同面臨深谷,其戒慎恐懼又如同踩在薄冰上,才能避免禍事上身。其中也用到「戰戰兢兢」一語。後來「戰戰兢兢」被用來形容戒慎恐懼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