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並茂的告示。見「倚馬可待」條。 01.清.袁于令《西樓記.第二八齣》:「阮生據案成書稿,袁宏倚馬不立草。」 參考詞語︰倚馬成文注音︰|ˇ ㄇㄚˇ ㄔㄥˊ ㄨㄣˊ漢語拼音︰yǐ mǎ chéng wén釋義︰猶「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01.清.毛奇齡〈百字令.秋風乍起〉詞:「倚馬成文,磨盾草檄,殺盡中山兔。」 參考詞語︰揮毫倚馬注音︰ㄏㄨㄟ ㄏㄠˊ |ˇ ㄇㄚˇ漢語拼音︰huī háo yǐ mǎ釋義︰言揮筆作文,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01.清.張鳴珂〈齊天樂.江山洵美非吾土〉詞:「彈鋏歌魚,揮豪(毫)倚馬,儘把閒愁消遣。」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使弃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弃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朽」條。 01.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一○.江陰口談之誣》:「國初豫通王下江南時,所至摧朽拉枯,無不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恩惠、仁德。如:「遺愛人間」。《韓非子.內儲說上》:「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禪宗語,指道無所不在。《續傳燈錄.卷二六.慧力洞源禪師》:「佛祖不立,雨落街頭自溼,凡聖何依,晴乾自是無泥。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後遂用以形容言行清楚明白、有條理。《西湖佳話.靈隱詩跡》:「老師父既出口便成,想胸中定然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違背、不順從。如:「忤逆」、「忠言逆耳」。《孟子.離婁上》:「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宋.歐陽修〈縱囚論〉:「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美善。《楚辭.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文選.張衡.思玄賦》:「伊中情之信脩兮。」
冉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緩慢行進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忽見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來。」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時,禪宗出現了一派禪者,他們打著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名號,卻不講經教、不從師訓,以為是脫去文字的束縛來說禪,其實所談論的都只是些淺薄無根的空話,卻自認為繼承了禪宗的正統。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滿這一派禪者的作法,他在所著《石門文字禪》中認為他們讓「佛祖之微言,宗師之規範,掃地而盡也」。禪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卻用文字說禪,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的對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
自強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僕雖無才,非志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所以自強不息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