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由局部的、細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語本《淮南子.說山》:「以小明大,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葉知秋」、「葉落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靠、斜靠。如:「倚門而望」。《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洞燭機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先察知事情的發展、徵兆,了解契機所在。如:「多虧研發部門洞燭機先,預先開發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公司的財務狀況才得以轉危為安。」
渾渾噩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糊不知事理。如:「過去幾年我都過得渾渾噩噩,浪費了不少寶貴的光陰。」
拍案叫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有棄職歸農的,或有修真學道的。這三十二人散在四方,如珠之脫線,如葉之離條,再不能收拾到一處了。誰知事有湊巧,緣有偶然,機括一動,幅輳聯合,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功垂竹帛,世享榮華,成了一篇花團錦簇的話文,使人見之,一個個都懽忻鼓舞,快意舒懷,不禁拍案叫絕。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類」,謂接觸與已知事物相類似的事物。語出《易經.繫辭上》。「旁通」,向旁伸展而通達。語出《易經.乾卦》。後用「觸類旁通」謂據對已知事物的認識與理解,進而通達對其他類似事物的認知。
少不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曾對人說:「吾預知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意為:我能預知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我超凡入聖,不過是經歷世事豐富而已。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ù shì dīng釋義︰猶「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宋.文天祥〈不睡〉詩:「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參考詞語︰未識一丁注音︰ㄨㄟˋ ㄕˋ | ㄉ|ㄥ漢語拼音︰wèi shì yī dīng釋義︰即「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明史.卷一八○.王端列傳》:「文職有未識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 參考詞語︰目不識字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ㄕˋ ㄗˋ漢語拼音︰mù bù shì zì釋義︰即「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清.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矧納貲之例行,而目不識字者可為郡邑博士。」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燈會元.卷一五.德山志先禪師》也有「知而故犯」的說法。「明知故犯」不一定單指犯法而言,泛指一切明知事情是錯的,卻故意去觸犯的行為。如明代鄭若庸《玉玦記》第二二齣:「正是明知故犯,也因業在其中。」又如《文明小史》第四○回:「人家尚且替我們那般發急,我們自己倒明知故犯。」都是這個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透露、露出。如:「泄露」、「泄密」。《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