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惋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惜、痛惜。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
壽終正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壽」指年紀很大,「壽終」本是指高壽而死,如《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列傳.李元》:「元年八十餘,壽終。」後來泛稱壽命結束。「正寢」原作「路寢」,是古時君王、諸侯辦公的地方,《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記載:「路寢者何?正寢也。」後來則泛指住宅的正室。因舊時男子死後停靈於屋內正室之中,故稱為「壽終正寢」。若為女子享盡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則稱為「壽終內寢」,「內」是古時婦女所居住的內室。後來「壽終正寢」也引申用來比喻事物的消亡。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劇秦美新〉(據《文選.卷四八.符命》引)昔帝纘皇,王纘帝,隨前踵古,或無為而治,或損益而亡。豈知新室委心積意,儲思垂務,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勤勤懇懇者,非秦之為與?夫不勤勤,則前人不當;不懇懇,則覺德不。是以發祕府1>,覽書林2>,遙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禮樂之場,胤3>殷、周4>之失業,紹5>唐、虞6>之絕風,懿律7>嘉量8>,金科玉條,神卦靈兆,古文畢發,煥炳照曜,靡不宣臻9>。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注解〕 (1) 祕府:宮廷保藏圖書祕記的地方。 (2) 書林:形容藏書的豐富。 (3) 胤:承繼,接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管。《左傳.文公十八年》:「堯舉八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遼史.卷三一.營衛志.序》:「其人土著而居綏服之中,外奮武衛,內揆文教,守在四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生長、成長。晉.顧之〈神情〉詩:「冬嶺秀寒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輕視。宋.蘇軾〈劉丁鴻孰賢論〉:「此范氏之所以賢鴻而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慕。《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劉般》:「今景仰前脩,有伯夷之節。」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繪圖。如:「畫一幅風景。」《晉書.卷九二.文苑傳.顧之傳》:「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入佳境」原作「漸至佳境」。因為甘蔗愈接近根部吃起來愈甜,所以顧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甘蔗梢部開始吃起。別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由味道淡的部位往味道甜的部位吃,感覺像是逐漸進至美好的境界。」後來「漸入佳境」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境況逐漸進展至美好的境界。亦用來比喻興味漸濃。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品,主人往往分辨不出來,他於是用這種巧妙騙取的手段,得到了許多古書畫。《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之》中提到東晉桓玄也喜歡收集古書名畫。有一次,顧之將畫裝在箱子裡彌封後寄給他,他收到後偷了裡面的畫,再將箱子恢復原狀,寄還給顧之。顧之發現畫已不翼而飛,不但不生氣,反而說畫像仙人通靈,幻化而去。而蘇軾這首〈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就是用這個例子來譏諷米芾這種不當的行為。後來「巧取豪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不擇手段地取得權利、財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