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柄炭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亞熱帶至熱帶。 生長季節:夏至秋季。 基質:泥土中的廢棄白蟻巢。 這種棕黑色的中型蕈類,質地堅硬,可在低中海拔開闊地發現。從外表看來像是一枝黑色的小棍子,直接從土地上長出,但是如果往下挖掘,便會發現原來它們下面有黑色類似植物的根,連接著生在土內廢棄的白蟻巢上吸取其營養。通常夏天時數量最多,到冬天雖偶爾可見,但已有些破裂的現象。 另一種以會生長在白蟻巢的炭角為黑炭角(X. nigripes),據記載它附著在白蟻巢上的圓球狀的核具有安神的作用,被中國大陸應用在治憂鬱症的藥用上。這兩種外觀相似,常混合不分,唯一差別是黑柄炭角的孢子上有發芽孔。黑炭角(X. nigripes)雖在台灣有...
嗜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種株在電解質濃度高於0.2M左右時有最佳的生長狀況,且通常在低電解質濃度時會生長不良,但並非每一種嗜鹽在低電解質濃度時均生長不良,現在多數學者均接受以下的分類方法:最適生長狀況在0.2~0.5M的為微嗜鹽,0.5~2.5M的為中度嗜鹽,大於2.5M的為絕對嗜鹽。若以較狹義的定義而言,嗜鹽係指需要氯化鈉以供生長的微生物。極嗜鹽在濃鹽水中才能達到最大的生長速率,它們在鹽濃度大於15%時仍長得相當好,而且能在鹽湖或醃漬桶中生長。此外,中度嗜鹽係指在約3%氯化鈉濃度中有最佳生長狀況的株,其中包含了許多海水中的株。一般而言,高鹽類濃度通常會破壞一般細細胞膜上的傳輸系統且使蛋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核生物的一群,體由單細胞或為多細胞由絲組成,具有細胞核,但缺乏葉綠素,不能行光合作用。通常以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物體上,靠絲體吸收外界現成的營養物質維生。種類繁多,大部分能產生孢子。分布廣泛,常見的如酵母、黴、蕈類等。
假單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桿狀,不產生胞子(asporogenous),體大小為0.5~1.0x1.5~4.0微米。具單鞭毛或一端有叢鞭毛(lophotrichous)者為可運動性;不具鞭毛者為無運動性。革蘭氏陰性,絕對好氧;但在厭氧狀況下,可以氮及精氨酸(arginine)為電子接受者。生長過程常有螢光出現,也會產生色素及氧化霉(oxidase)。絕大部分的種可氧化醣類,如葡萄糖、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2-酮葡萄糖酸(2-ketogluconic acid)及其他的中間代謝產物;通常在乳糖氧化分解的過程中為不活動性;硝酸鹽時常被還原為亞硝酸鹽或氮氣。若干種可分解脂肪,或其他碳氫化合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的植物體,其多為圓桶形細胞連成之細長絲狀。細胞中無葉綠素,故無法行光合作用。但能吸收養分,並起無性繁殖的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體形細長,兩端呈鈍圓或圓錐形,四周有鞭毛,常為獨立個體。種類很多,如白喉、結核病、破傷風等都是由不同的桿所引起的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子實體的上部成傘狀的構造。常見於擔子類。也稱為「帽」、「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或其他生物致病的細。如:「病是無孔不入的,所以平時應多注意飲食衛生。」
藍酪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泛世界分布。 生長季節:全年。 基質:土壤,乳酪:長在乳酪上,形成藍紋乳酪。 西元 1929 年英國佛來明 (Sir Alexander Fleming) 無意中發現青黴能抑制細的生長從而研發出青黴素。從此以後醫藥界開始知道使用各種抗生素來治療疾病,因而使成千上萬的絕症病患得到痊癒。歐洲地區製作乳酪時,在後熟的步驟中,常加入不同種類的青徽,以蘊釀出獨特的風味。把藍紋乳酪 (blue cheese) 切開來可以看見裏面藍綠色有如大理石花紋的黴斑點,而白黴乳酪 (white mold cheese) 的表面會附有一層白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的青黴是一種討厭的黴,它体積小又生長快速...
大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義泛指大腸內生長的多種細,狹義指大腸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