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90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和:出家人。 (7) 張:張弓而射。 (8) 發其機:觸動機關。 (9) 詰:音ㄐ|ㄝˊ,詢問。 (10) 倀鬼:音ㄔㄤ,傳說中被虎吃掉後又供虎使喚的鬼。〔參考資料〕 ■唐.佚名《原化記》(據《太平廣記.卷四三三.潯陽獵人》引)潯陽有一獵人常取虎為業。於徑施弩弓焉,每日視之,見虎跡而箭已發,未曾得虎。舊說云:「人為虎所食,即作倀鬼之事。」即于其側樹下密伺。二更後,見一小鬼青衣,髡髮齊眉,蹩躠而來弓所,撥箭發而去。後食頃,有一虎來履弓而過,既知之,更攜一隻箭而去,復如前狀。此人速下樹,再架箭,而登樹覘之。少頃虎至,履弓箭發,其虎貫脅而死。其倀鬼良久卻回,見虎死,遂鼓舞而去也。■唐.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詢問。[例]質問、質詢、質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詢問數量的多少。如:「幾個人」、「幾點鐘」。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在問句句尾,表示詢問。如:「知道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責問、詢問。如:「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褒獎時的宴樂。為此,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飲完畢後,命人私下詢問他是什麼原因。寧俞回答說:「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為同恨,所以為天子獻上戰功。天子為了酬謝諸侯,在酒宴中賜彤弓, 賦《湛露》,這是應該的。但如今我們衛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大王學天子賜諸侯的禮節,也命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敵愾」這個詞就來源寧俞說的話。 四、相似相反詞 1. 相似詞戮力同心合力攻敵2. 相反詞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五、例句 將士們熱血滔滔、同仇敵愾,這場戰...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詞。 (2) 猥自枉屈:委曲貶低自己的身分。猥,音ㄨㄟˇ。 (3) 諮:音ㄗ,通「咨」,商量、詢問。 (4) 驅馳:奔走效力。 ◎2《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以祖傳的寶劍答謝。」公孫戍毫不考慮就答應了。於是,公孫戍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這份禮物,孟嘗君詢問他其中的原因。公孫戍說:「這些國家都以相印授公,表示對您的敬仰,而那是因為聽說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困苦,讓瀕臨滅亡者得以存活。各國的傑出之士,都將國事托付您,也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和廉潔。如今您到楚國就接受了這樣的重禮,那其它您尚未到訪的國家該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後覺的有道理就答應了。公孫戍快步退出,但還未走出門,剛到中門就被叫回來。孟嘗君說:「你不要我接受象牙床的重禮,這是很好的建議。可...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達生》論述通達生命的真義,提出摒除各種外欲,讓心神寧寂,進而養神的方法。其中記述有個名叫孫休的人,有一次去拜訪他的老師扁慶子,才走進門就慨嘆不已地詢問:「我安居鄉里,不曾被人說過道德修養差;面臨危難時,也不曾被批評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卻從未有過好收成,為國出力也沒有遇上聖明的國君,卻被鄉里所摒棄,被地方官所放逐。我到底有什麼地方得罪了老天,而遭遇如此的命運?」扁慶子說:「你不曾聽說過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他們忘卻自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縱放心靈於世俗之外,在不求建樹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生活,這就是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像這樣處處標榜自我的作法,本來是很容易遭受傷害的,你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那些群臣們不敢批評君王的過錯,而古人曾說,國君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臣下也就跟著喜歡吃什麼、穿什麼;所以如果國君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們也就只會向國君奉承,而不會向國君進諫了。」這則故事中蘊含了「上行下效」的意思,正說明了在上位者言行舉止的重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