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4.2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雁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新科進士於皇帝賜宴後,須前往長安慈恩塔寫姓名。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一.王禹玉》。後比喻科舉中試,金榜名。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三折:「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名,可早來呵。」
社會問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學家探討社會問的理論有鉅觀(macro)和微觀(micro)之分,前者包括功能論和衝突論的觀點,後者以象徵互動論為主要代表。以這兩種理論為依據,社會問較重要的研究觀點有六種。此六種觀點也可稱為社會問的理論或學說。學者對前五種觀點多半已有共識,分別是:社會病理觀點、社會解組觀點、價值衝突觀點、偏差行為觀點,以及標籤(labeling)觀點(或譯「定名論」)。至於第六種觀點則學者歸類不一,有些以制度(institutional)觀點為代表,不過,魯賓頓(E. Rubington)與溫柏格(M.S. Weinberg)在其一九八九年合著的 〔社會問:六種觀點〕一書中,則將批判(cr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書畫、器物上寫字。一般具有紀念或標示作用。如:「同學們在畢業照背面字留念。」唐.盧照鄰〈悲昔遊〉:「字於扶風之柱,繫馬於驪山之松。」
2.書畫、器物上的署名或款。如:「這幅畫上的字娟秀脫俗。」宋.梅堯臣〈得曾鞏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詩:「袖銜藤紙書,字遠已認。」
定義與說明陳述性知識的基本心理表徵的基本形式包括命(proposition)、心像(image)、線性規則(linear ordering)。命是陳述性知識的最小單位,相單於個體腦中的一個觀念,功能在表達或提出(propose)概念之間的關係。一個命單位約略等同於一個想法(idea)。陳述性知識塊的表徵組織包括命
反應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驗理論(test theory)大致可以粗分為兩大派別:(1)一為古典測驗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2)另一為試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古典測驗理論係以整份測驗分數(test scores)為主要思考依據的一種測驗理論,而試反應理論則是以單一試分數(item score)為主要思考依據的一種測驗理論。   試反應理論建立在兩個基本概念上:(1)考生(或受試者)在某一試上的表現情形,可由一個(或一組)因素來加以預測或解釋,該組因素即稱作「潛在特質」(latent traits)或「能力」(abilit...
余民寧(2009)。試反應理論(IRT)及其應用。台北: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研究、討論或學習的問。如:「他把這次的困境視為生命課。」
2.急待解決的問。如:「勞資問是政府當前重要的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試或作文出目,稱為「命」。
呂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安訪嵇康不遇,卻碰見俗不可耐的嵇喜,因此只在門上了「鳳」字便離去。因鳳字可拆為凡鳥,用以譏笑嵇喜凡庸。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後比喻造訪不遇。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八折:「須知子猷訪戴步蹁躚,誰知呂安鳳惜留連?」
大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的習慣用語。凡是考試目從四書中出來的,稱為「小」;從五經出來的,稱為「大」。用五經文的文章章法來做四書命目,就稱為「小大做」。後用以比喻人將小事視為大事辦理,有故意誇張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錢,費了多少手腳,只騙得七千銀子,未免小大做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要論點。如:「今天開會討論的主是什麼?」
2.文藝作品中所欲表現的中心思想。如:「主明朗」、「主正確」。
3.音樂上指樂曲中顯著而富有特色的主要旋律,為一樂曲的核心,亦為樂曲發展的要素。有些大型作品會包含數個主,而有第一主、第二主等之分。theme中譯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