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2.74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謎語的目。如:「今年元宵節的猜燈謎比賽,謎很多也很難。」
2.比喻難以理解的事物。如:「這個案件是一道難解的謎,已經成立專案小組調查。」
解決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哲學方面,「解決問」係指在問情境下,經由思考、推理而達到目的的歷程。所謂問情境,是指個人覺察到一種「有問但不知如何解決」的困境。因之「問」係主觀的看法;如果個人不進入情況,沒有感到困惑,則任何問均不構成問,因此也沒有解決問的必要。
  概括的說,科學偏重探討「如何」的問,而哲學則企圖解答「為什麼」的問。因此科學家,尤其是心理學家對於「解決問」所最重視的主是:個人面對情境時,如何理解問的性質,如何確定求解的目的,如何運用既有資源去思考、推理,找到適當的方法,以解決問,達到目的、美國學者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曾用邏輯分析的方法...
種族問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族問與教育之間,存在若干問。種族的概念通常涵蓋民族與族群在內,雖然在比較嚴格的意義上,種族是以生物的特徵為依據,民族與族群則涉及地域、文化之不同,但是由於民族與族群的形成,必然有其生物人種上的根源,所以種族、民族、族群三者多半都是混合交替使用,必要時才予區分。
  現代社會中的種族問,關鍵在於「種族主義」(racism)的歧視與偏見,其發展是多方面向的。在教育方面,與不同種族之教育機會是否不均有關。所謂種族主義,指在態度、行動或制度結構上,某一種族可能以膚色或其他特徵,刻意提高本族的文化與地位,強調本族的優越性與純淨性,將其他種族貶於次等的附屬地位,強行分隔,要求他族就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各類問與詳細解答匯編成冊,以供讀者參考學習。
2.介紹作品旨大意或背景資料等的文字,具有導讀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章或詩篇的標名。如:「這篇文章光是目,就引起許多讀者的好奇及興趣。」唐.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詩:「天老書目,春官驗討論。」
2.考試時要求應試人作答的問。如:「這次的目難倒了大多數的考生。」《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三月,試宏詞舉人,漏泄目,為御史臺所劾。」
3.評其優劣,定其高下。《晉書.卷四三.列傳.山濤》:「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目,時稱山公啟事。」
4.戲劇用語。南戲在第一齣前介紹的故事綱要,稱為「目」。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目》:「李瓊梅設計麗春園,孫必達相會成夫婦;朱邦傑識法明犯法,遭盆吊沒興小孫屠。」
5.名義、藉口。如:「他正苦無機會找你麻煩,如今抓了這目,一定會大作文章。」唐.白居易〈送吕漳州〉詩:「獨醉似無名,借君作目。」
6.名堂,花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其間又有奸詐之徒,就這些貪愛上面,想出個奇巧目來,做自家妻子不著,裝成圈套,引誘良家子弟,詐他一個小富貴,謂之『紮火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記姓名。如:「名留念」。
2.唐代舉人及第後有曲江會名席,進士張莒亦有雁塔名的故事,因此以名為應考錄取之意。如:「金榜名」。
3.文體名。為留下紀念或表揚人事而作的文字。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名〉:「按名者,紀識登覽尋訪之歲月與其同遊之人也,其敘事欲簡而贍,其秉筆欲健而嚴,獨昌黎集有之,亦文之一體也。」
4.作品的命名。如:「有新作出版,請長輩名。」
5.說出來。《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東京,切莫名!」
小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明清科舉考試的慣用語。目摘自五經中之文句,稱為「大」;目出自四書中的文句,稱為「小」。尚應試者以作四書文的章法寫五經文,稱為「大小作」。後用以比喻把重大的問當作小事情來處理,有輕忽的意思。如:「對這事要審慎考量,切勿大小作、草率行事!」
論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述(essay question)是指要求學生用文字論述方式回答的目。論述可按意的限制與否分為兩類:一類限制反應類(restricted response question),要求學生所限制的範圍內發表自己的意見。另一類為申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稱為「」,在後面的稱為「跋」,總稱為「跋」。內容多為品評、鑑賞、考訂、記事等。今多指跋而言。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樂律》:「唐昭宗幸華州,登齊雲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一佛寺中,紙札甚草草,予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後人跋多盈巨軸矣。」《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快畫罷,我連跋都有了,起個名字,就叫『攜蝗大嚼圖』。」
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試分成甲乙兩部分,將所需配合部分的次次序顛倒,使答者從中尋求配合的一種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