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遠。《荀子.修身》:「君子貧窮而志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傲慢無禮。《荀子.修身》:「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遠,庸眾而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反對、詆毀。如:「以古非今」。《荀子.修身》:「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孝經.五刑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最終目標。「隨心所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後來在使用這句成語時,有時會轉用於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負面表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通「揀」。《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柬理也。」唐.楊倞.注:「言柬擇其事理所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兄弟相親相愛。《書經.康誥》:「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南史.卷六○.傅昭傳》:「昭弟映,字徽遠,三歲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勵行,非禮不動。」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試法。」 〔注解〕 (1) 太守:職官名。漢時為一郡之長,統掌政、軍、刑等事務。 (2) 正身:修身。 (3) 故行:舊有的行為。此指過去曾有貪鄙不法的行為。 (4) 更:改換。此指改過遷善。 (5) 明慎:審慎明察。 (6) 職:所職司掌管的事物。 (7) 毋:不要、莫。表禁止或勸誡之意。
安身立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身」,居處得以容身。語出《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立命」,修身養性以奉天命。語出《孟子.盡心上》。「安身立命」指居處得以容身,生活便有著落,精神上亦有所寄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順從、服從。漢.揚雄《法言.修身》:「上士之耳訓乎德,下士之耳順乎己。」
盧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奇心,精力旺盛、有如雄鹿。4. 第四篇:15~20歲,道德觀念、宗教思想。5. 第五篇:女子教育,修身的教育、培養溫順的美德。三、 缺點(1) 忽視社會的價值:盧梭提倡兒童本位的教育,過份強調個性自由發展,而忽視社會的需要。(2) 忽視人類所累積的文化遺產:自然主義過於重視生活中的直接經驗,而忽略人類的文化遺產,故無法促使社會進步。資料來源:戴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