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周長銘銅器。其上鑄銘文一百二十三字,內容記載周昭王時,南方的𣾴國君主侵犯周土,後被降服,東方、南方等二十六國代表亦前往周朝拜見,周昭王遂鑄周鐘,以表示謝天和祈福。
嫠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婦不憂愁自己紡織的緯紗,而擔心周王朝的廟社稷,怕國亡禍己。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抑人有言曰:『嫠不恤其緯,而憂周之損,為將及焉。』」後比喻人憂國而忘身。也作「嫠不恤緯」、「嫠緯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佛教禪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派。
2.正統的、道地的。如:「正川菜」。
老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祖先。如:「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
2.尊稱家族中年高德劭者。《紅樓夢》第三回:「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紅樓夢》第一一回:「我說老祖是愛熱鬧的,今日不來,必定有個緣故。若是這麼著,就是了。」
教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藝術是人類對他心目中至上本體、能力及價值的一個回答,具有一個最崇高的標的,可能是一位神祗,也可能是一種境界,如佛教之涅槃,它利用多種媒體引領人接近這感化人性的超自然能力。教藝術便是為抵達超絕的目標而產生的藝術。
  藝術的價值在於其象徵性:製造一個形像來代表另一個含意,形像可能是視覺的,如繪畫、雕刻、祭典動作(戲劇)、舞蹈;也可能是聽覺的,如音樂、聲響。藉著教藝術的象徵,人超越他自己生命的限度與「化外」發生關係。各種形像的運用多在一個特殊的地點,如廟宇、教堂或山洞內。有時也附以華麗的衣著、煙火的馨香和祈福的文字。
  教藝術的形象可分兩種:肖像式(iconic...
教與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與道德包括兩個名詞,如果就獨立名詞解釋,應該分別解釋其意義及內涵;此處用聯結詞將兩個名詞合而為一,當做一個名詞處理,意在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著重二者可能含有的相同元素,因而可以關聯。
  教與道德各有其基本意義,如教指信仰、實行、態度和動機,與生活方式有關;而道德通常指一個道德系統,包括對人性的信念,相信人有向善之意,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規則,以及在對和錯之間的選擇。
  中國自古以來,文化中有教意識,卻未建立一個有最高權威的教,為全民族所信仰,雖然道教以道家學說為名而建立,卻未成為全體信仰的教;然而道德倫理卻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表面上看,在中國文化中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眾所歸附景仰的人。《晉書.卷三四.羊祜傳》:「故太傅、鉅平侯羊祜,明德通賢,國之主。」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詩啟〉:「江湖間多有新進小生,不知天下文有主,妄相倣傚,而又從而失之。」
2.廟的神主。《左傳.昭公十九年》:「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懼隊主,私族於謀,而立長親。」
3.一之主。指子。《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崔,邑也,必在主。」
耀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揚祖,光耀門庭。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舉登科,榮耀祖。」《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耀祖。」也作「耀祖榮」。
教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古典三大家的看法1.1 Karl Marx1.2 Emile Durkheim1.3 Max Weber2 關鍵字3 參考文獻 古典三大家的看法 Karl Marx曾言:「教是麻醉人心的力量」、「教的苦難既是現實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馬克思(Marx)認為,人乃是社會的主體,但教使人固著於膜拜幻想中的神祇,而麻痺自身於現實的苦難;而人之所以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嗣子還其本族本。如:「認祖歸」。《新唐書.卷八一.三諸子列傳.許王素節》:「因詔外繼嗣王者皆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請歸的。」
2.古稱父雖死女兒歸省或夫死婦歸,或婦人離婚後回娘家。《儀禮.喪服》:「婦人雖在外,必有歸。」《歧路燈》第八五回:「您家不要我了,說明白送我個老女歸,不過只爭一張休書。」
3.歸依於一。如:「萬法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