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勤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勞動的事。《西遊記》第三六回:「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
逍遙法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逍遙法外」是指犯罪者逃過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逍遙」一詞見於《莊子.讓王》篇。舜要把天下讓給善卷。善卷回答說:「我住在宇宙之中,冬天到了就換皮毛厚衣,夏天到了就換穿麻縷薄衣。春天時,我從事耕種,勞動我的身體;秋天時,我收割後,不愁沒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地活於天地之間,暢意自得,無所牽掛。我要天下做什麼?」這裡的「逍遙」表示暢意自得,無所牽掛;也就是自由自在。法律是用法約束人行為的條文,違法者必須受罰,甚或失去自由。一個人若犯了罪,卻未受法律的制裁,仍自由自在地活著,就稱為「逍遙法外」。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肢不勞動,分不清五穀。語出《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後用以形容讀書人脫離實際生活,缺乏實用的生活知能。《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國,使民以時』的那個『時』字,可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說的出來的?」
社會流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理來遞補,而造成副總經理的出缺,再由科長來遞補等……,帶來一連串的流動。結構社會學家認為產業結構與勞動人口結構所造成的「空位」增減變化,是影響一個社會的整體機會結構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會流動類型1.個人地位改變:垂直流動與水平流動。2.世代間地位的改變:代間流動與代內流動。垂直流動(vertical mobility):指個人社會地位流動的方向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水平流動(horizontal mobility):屬於個人職業、工作、地點或角色的改變,而非階層的改變。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
工作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權目錄1 工作權的保障原由2 工作權的保障範圍3 作為社會權的工作權:勞動基本權4 工作權之主體5 參考書目6 關鍵字 工作權的保障原由憲法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強調人民之工作權應受到國家之保障。由自由權的角度視之,係指基本權主體以生活創造或維持的意思。而事實上,工作權不單是物質生活之基礎,亦是基本權價值上的自我實現,由此可知,工作權亦作為人格發展權之基礎。(註1) 工作權的保障範圍作為自由權的工作權凡人民所從事以為生活職業之正當工作,均屬於我國憲法保障工作權的保障範圍。「工作」一詞...
懶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懈怠不勤奮,不喜歡勞動、工作。[例]他一改以往懶惰的習性,發憤向學,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含血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崇覺空禪師後來落腳於天臺山,不但未能隱姓埋名,而且聲名遠近皆知。果然,不久之後,禪院失火,禪師除了勞動於土木重建外,對於傳道解惑的功課未曾懈怠。也許是對無法遵循死心禪師的囑咐,有所愧疚,他曾經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百丈清規是禪居應守的規矩;野狐,則象徵了偏解的佛理。崇覺空禪師以此自喻,說自己偏解佛法,有如含血噴人一般,自己已先弄髒了還不自知,需要有人「驀地...
休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勞動、工作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爾思與金提思布迪爾「文化再製」-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勞動的兒童常不具「內化的文化資本」,所以導致學習失敗。華勒艾波威裡思提出「文化創生」(cultural production)的觀點(別於文化再製)。重視勞工學生的「反學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伯恩斯坦提出「霸權再製」。「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機制力量,影響社會成員的認知。認為兒童社會背景影響語言,語言影響認知表現...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制度標價越來越高,漢商無力支付、甚至破產;1651年,稻米、蔗糖生產較去年大幅下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人口之經濟負擔更為沉重,面對一連串的經營困境,荷蘭當局又以增加稅目來修補財政缺口,荷漢關係日漸緊張。(註2)與此同時,聯合東印度公司在徵收人頭稅的時候又頻頻引起紛爭──徵收人員橫行霸道、敲詐勒索、藉口臨檢人頭稅單侵入民宅、偷竊,稅目罰款本已重重,這樣的衝突使漢人更加不滿,最後爆發反抗。 經過1652年9月7日,赤崁的農墾業主郭懷一密謀聚眾,8日破曉攻打赤崁市街,燒毀荷蘭人房屋、殺害荷蘭人及其僕人,當地居民紛紛逃往公司馬...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