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擔負徭役、使勞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國語.周語下》:「勤百姓以為己名,其殃大矣。」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不偏不倚,用人惟賢,因此任用賢人沒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傷者,加以愛護,不敢勞動;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終止,不敢自滿。周武王從不輕慢身邊的臣子,也不會遺忘遠方賢德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地思考,幸而想通了,就會高興地坐等天亮,以便立刻施行。「夜以繼日」被用來形容日夜不停,在《管子》和《莊子》書中都曾出現。《管子.禁藏》說:一般人之常情,都會趨利避害。商人通商時,總是夜晚接續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趕路,是因為利益在前的緣故。其原文雖作「夜以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動他人的敬詞。如:「煩您轉達」。《左傳.僖公三十年》:「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僕役,或指從事某些勞動或職業的人。如:「園丁」、「庖丁」、「家丁」。
文化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涵)。制度文化資本是指個人所持有的文化資本在制度上被認可,一般最常指的是學業證書或執照。這主要是在勞動市場裡被認知。它允許文化資本能較為簡易地被轉變成經濟資本,經由對成就在制度上的等級加以給定其金錢價值。 參考文獻 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30-31,臺北市: 高等教育。維基百科
坐享其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區蓋坐享其成者。」 意義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 相似詞不勞而獲 不勞而食 坐收漁利 相反詞自食其力 自立更生 例句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總想坐享其成,天下怎麼會有如此便宜的事!
符應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本主義的存在而實施的,他認為,大眾教育提供個人為適應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再者為培養未來勞動工人適合於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最後培養學生愛國情操及守法守分的習慣,使其確信信行社會制度是公平合理且完美的,以加強對國家的向心力。(註1) 符應理論根據包里斯對於國家教育的批評,他所評論的,就是那讓學生產生社會在製的符應理論,在美國教育中不只在於培養具備技術性及責任感的工作者,而且也在社會那些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中尋求合理的藉口,例如對於那些處於低薪家庭的人們,便會以讀書不認真,未能認真工作,能力不足等理由使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上因勞動摩擦而形成的厚繭。如:「胼胝」。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敘相得之歡亦迭和之微旨也〉詩:「苟無切玉刀,難除指上胼。」
手上因勞動摩擦致使皮膚形成厚繭。唐.王建〈去婦〉詩:「新婦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縫蠶廢簇。」宋.洪咨夔〈漩口〉詩:「兩犍力不齊,手胼後者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專門技術或從事勞動生產的人。如:「木工」、「礦工」、「水電工」。《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勞動生產的作業。如:「上工」、「加工」、「怠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