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7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班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批人員。如:「這齣戲有續集,將由原班人馬再度攜手演出。」
|
肌原纖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構成肌肉基本單位為肌細胞(肌纖維)。而肌細胞內有多數直徑約為1m的肌原纖維。肌原纖維是由肌動蛋白(actine)和球蛋白(myosin)的兩種細絲所組成。
|
特殊教育課程設計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特殊幼兒課程設計原則如下:1. 正常化原則:課程範疇的設計最好與一班正常兒童所學的教材內容一致,因最終希望特殊兒童能回歸主流,適應正常的教學型態。2. 統整原則:教學中注意「概念」的完整性,而非授予零碎或片斷的知識,可先強調生活核心課程,再以單元活動設計貫穿,使幼兒能將課程知識充分應用於生活經驗中。3. 社會化原...
|
原生生物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原生生物界(Protista)1.1 原生動物1.2 眼蟲1.3 黏菌1.4 金黃藻類1.5 關鍵字1.6 參考書目 原生生物界(Protista)本界的生物主要是單細胞體制及一部份的多細胞藻類。種類包含:原生動物門、原生...
|
原原本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詳細始末。《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差官便搶上一步,把這事情原原本本詳陳一遍。」也作「源源本本」。
|
鶺鴒在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兄弟共處急難,不顧生死,互相救援。參見「脊令在原」。《幼學瓊林.卷二.兄弟類》:「患難相顧,似鶺鴒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
|
自律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之「自律原則」如同「自由原則」般,為康德(Immanuel Kant)道德理論之先決條件。易言之,道德所以有意義,乃因道德行為是具自主性者之理性行為。
康德認為人之行為雖無法逃脫社會情境之束縛,亦常背負某些責任,但此種行徑並未具普遍性。普遍性行動只有在人能依其意志行事時方產生。自律乃成為道德律則之基本特質。此外,人之所以為人之尊嚴,亦奠基於自律之上。質言之,範限於外在環境所採行之行為或決定,只是「他律性」行動,而非自律性行動。故自律性原則應超越殊異性經驗,而如同「自由原則」般,屬於先驗性命題。 「他律原則」既非普遍性律則,亦非根源於理性之主體性律則,且行動之... |
普利馬克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力馬克原則(Premack's principle)
|
中原板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國家動蕩不安,十分危急。宋.岳飛〈五嶽祠盟題記〉:「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余發憤河朔,起自相臺,總髮從軍,歷二百餘戰。」
|
原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析幾何學上,坐標系的中心,即所有坐標軸的交點。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