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4989 ms
共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慢而不急。如:「緩步」、「緩慢」。《韓非子.觀行》:「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文選.劉孝標.辯命論》:「短則不可緩之於寸陰,長則不可急之於箭漏。」
|
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道、明白、清楚。同「諗」、「讅」。《史記.卷二三.禮書》:「君子審禮,則不可欺以詐偽。」《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臣困鄧艾於祁山,陛下連降三詔,召臣回朝,未審聖意為何?」
|
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剩餘。《史記.卷二六.曆書》:「歸邪於終,事則不悖。」南朝宋.裴駰.集解:「邪,餘分也;終,閏月也。」
|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寒而慄,毛髮聳然,心驚膽跳,膽戰心驚反義:面不改色辨似: 悚,音ㄙㄨㄥˇ。恐懼、害怕的意思。文獻可見「悚」作「聳」,然今則不宜寫作「聳」。聳,雖與悚同音,但意思不同,它是豎立、直起的意思。
|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辨別是非,分明青紅皂白。辨別作用對反應而言,謂之選擇增強。見馬呼之為馬,則給予增強;若指鹿為馬,則不予增強。代幣增強作用以符號(象徵物)代替實物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
|
一視同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山乎?」曰:「山,可也。」山有草木禽獸,皆舉之矣。指山之一草而問焉,曰:「山乎?」曰:「山,則不可。」故天道亂,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亂,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人道亂,而夷狄禽獸不得其情。天者,日月星辰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獸之主也,主而暴1>之,不得其為主之道矣。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2>近而舉遠。 〔注解〕
(1) 暴:音ㄅㄠˋ,欺凌、殘害。
(2) 篤:深厚,厚待。
|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舉兩全注音︰| ㄐㄩˇ ㄌ|ㄤˇ ㄑㄩㄢˊ漢語拼音︰yī jǔ liǎng quán釋義︰猶「一舉兩得」。見「一舉兩得」條。
01.《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郭淮》:「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
02.《西遊記.第五四回》:「一則不傷了他的性命,二來不損了你的元神;這叫做『假親脫網』之計。豈非一舉兩全之美也?」 參考詞語︰一舉兩利注音︰| ㄐㄩˇ ㄌ|ㄤˇ ㄌ|ˋ漢語拼音︰yī jǔ liǎng lì釋義︰猶「一舉兩得」。見「一舉兩得」條。
01.宋.蘇洵〈衡論議法〉:「夫使有罪者不免於困,而無辜者不至陷於笞戮,一舉而兩利,斯智者之為也。」 參考詞...
|
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詆毀。《荀子.非相》:「鄉則不若,偝則謾之。」
|
束手無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uò釋義︰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
01.宋.袁甫〈陳時事疏〉:「大敵臨前,束手無措,則不得已而行守江之下策。」
02.《清史稿.卷三九二.訥爾經額列傳》:「繞前扼賊北路,賊乃東趨。訥爾經額回駐臨洺關,素不知兵,束手無措。」 參考詞語︰袖手無策注音︰ㄒ|ㄡˋ ㄕㄡˇ ㄨˊ ㄘㄜˋ漢語拼音︰xiù shǒu wú cè釋義︰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
01.宋.張元幹〈陪李仲輔昆仲宿惠山寺〉詩:「相看炯不寐,袖手了無策。」 參考詞語︰束手無謀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ㄇㄡˊ漢語拼音︰shù shǒu wú móu釋義︰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
01.明.馮...
|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一貫,天時雖異,其事雖殊,所以亡同者,樂不適也。樂不適則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為格,雕柱而桔諸侯,不適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截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室,築為頃宮,剖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1>而視其心,不適2>也。孔子3>聞之曰:「其竅4>通,則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注解〕
(1) 比干:商朝人,生卒年不詳。商王紂的叔父,與微子、箕子稱殷之三仁。因諫紂不聽而被殺。
(2) 不適:不合乎義理。
(3)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