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識     
瀏覽人次:4412 收藏人次:0
共同體認的觀念、想法。如:「大家經過不斷地開會溝通,最後終於達成共識。」
共識     
瀏覽人次:5490 收藏人次:0
一種議案表決方式。對於某些爭議性低或已在正式會議上充分溝通過的議案,通常都會安排共識決的方式進行表決,以提昇議事效率。表決時,與會者不需投票,而由會議主席對出席者徵詢有無異議,除非有強烈反對意見,否則不影響「共識決」成立,亦即通過議案。
專家共識評量     
瀏覽人次:1105 收藏人次:0
專家共識評量(consensual assessment)專家共識評量是由Amabile所提出,主要係藉由領域中的專家,依據一定程序、規準針對成品進行「創意」程度與品質的評量,經十餘年的檢驗分析,發現專家共識評量是一種具信、效度之評量技巧。進行共識評量時,必須考量到「作業」、「受試者」、「評分者」三方面...
九二共識     
瀏覽人次:166 收藏人次:112274
針對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的共識,是指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針對「一個中國」的議題所達成的共識。主要精神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簡稱為「一中各表」。
真理共識     
瀏覽人次:75 收藏人次:0
  真理共識說是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欲達成之目的。真理共識說之「共識」不同於一般所謂之「同意」(agreement)。因一般的同意未必以真理為依據;真理共識則建立基於真理之上。因此在形成共識過程中,並非任意採用對話、討論、妥協等方式。而須透過哈伯瑪斯所謂之「論辯」(discourse)方可。
  真理共識之達成,除了須敘述真理外,亦須維護社會規範之正確性,符合真理條件下所達成之共識方為理性共識;否則即為非理性共識。為區分非理性同意與真理性共識,哈伯瑪斯提出論辯必須於一「理想說話情境」下進行。(參見「理想溝通情境」及「論辯」)
  真理共識係...
    
瀏覽人次:21954 收藏人次:411496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12401 收藏人次:2240234
相同的。如:「共識」、「共相」。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21976 收藏人次:1221215
況下,規範才會發生。脈絡敏感性與可協商性:理解敘事者的脈絡,並與之協商,而達到讀者與說者之間的依存與共識。敘事的累積:不斷的將過去的故事累積下來,集成一個族群的「文化」,所以敘事的「可累積性」便造成了更多的「大故事」傳承下去。  布魯納指出,敘說會反過來教人們真實的本質,而真實的本質是由人的心靈通過敘說而建構,因此十大特徵能立即描述出故事,敘說便會建構和假定出真實。 參考資料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2009),張春興。東華,台北。布魯納教育文化觀(2011),傑羅姆‧布魯納(J.S. Bruner)。...
德懷術     
瀏覽人次:17989 收藏人次:915781
目錄1 德懷術1.1 功能1.2 實施原則1.3 實施步驟1.4 中英文關鍵字1.5 參考資料 德懷術  德懷術(Delphitechnique)是一種尋求群體共識的過程。該技術的運用,係針對某一主題設計問卷,請一組專家(或稱德懷術小組)表達其意見,然後就專家之意見加以蒐集、組織,以期獲得團體成員一致的看法(王文科、王智弘,2006)。(引自呂彥億,2008) 功能  在擬訂計畫的過程中,凡是需要結合多數專家的專業意見,以獲得比較一致性的答案時,就可以使用德懷術。在計畫當中,德懷術最適合使用來預測未來教育發展的可能走向,...
柯爾伯格     
瀏覽人次:16675 收藏人次:232160
五階段:社會法規取向-了解行為規範是為維持社會秩序且經大眾同意建議的。只要大眾同意而建立的。只要大眾共識社會規範是可以改變、修改的增訂合於時宜的習俗或法規。個人的行為何於契約規定者,就是道德行為。 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道德判斷係以個人的倫理觀念為基礎。個人的倫理觀念用於判斷是非時,具有一致性與普遍性。此種信念是抽象性的,個人信念的形成來在於良心,信念的基礎是眾所共識的人性尊嚴、真理、正義與人權。資料來源: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 。臺北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