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度、規定。如:「法制」、「制度」。《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2.父母喪事。如:「守制」、「父制」、「母制」。《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1.製造。同「製」。如:「制作」。《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2.訂定、規劃。如:「制禮作樂」、「因地制宜」。
3.管束、阻止。如:「管制」、「限制」。《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4.決斷、裁決。如:「裁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制曰:『可。』」
5.切割。《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
|
創制與複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制與複決權目錄1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2 公民投票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創制與複決權兩者作為人民「直接立法」之方式,創制權屬於「積極的直接立法權」,由人民取代議會 |
因地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清史稿.卷四二一.朱嶟傳》:「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宜,隨時變通。」《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們既不博古,焉得通今?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道理了!」
|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典制約(巴甫洛夫制約、反應制約、alpha制約),又譯-{古典制約; 經典條件反射;}-,是一種關聯性學習。這種產生制約行為的學習型態被伊萬•巴甫洛夫描述...
|
認知學徒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目錄1 定義2 發展歷史3 學者理論4 中英文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一位具有實務經驗的專家,引領新手進行學習,經由這位專家的示範和講解,以及新手的觀察和主動學習,在一個真實的社會情境脈絡下,透過彼此的社會互動,讓新手主動建構知識學習的過程。 發展歷史其實「學徒制」已有數千年歷史,在正式學校教育未興起之前,一位新手要習得「一技之長」,必須跟著師傅學習,由師傅傳授實務經驗,新手經過多...
|
出奇制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奇兵或用奇計制敵而獲勝。語本《孫子.勢》:「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唐.陸贄〈論替換李楚琳狀〉:「況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後泛指用奇特、創新的方法取勝。《老殘遊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於是奔走江湖。」
|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採取合宜的措施應對。《周書.卷二四.盧辯傳》:「自魏末離亂,孝武西遷,朝章禮度湮墜咸盡。辯因時制宜,皆合軌度。」《文明小史》第一回:「除了幾處通商口岸,稍能因時制宜,其餘十八行省,那一處不是執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代幣制度1.1 代幣制度中的供需法則1.2 代幣制度的運用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代幣制度 代幣制度採操作制約原理,以個體自發性的活...
|
先發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先下手取得主動權而制伏對方。《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時也。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隋書.卷七○.李密傳》:「百萬之眾,一朝可集,先發制人,此機不可失也。」
|
大學教師等級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教師等級制度是根據教師的學歷、年資以及學術績效(研究、出版、教學能力、對學校的貢獻等)對大學教師作等級分類的一種制度。在一九八○年代初期「教授」頭銜的用法非常廣泛,所以到一九八○年代末期,很多人都有教授的頭銜。為了改變這種情形,哥倫比亞、康乃爾、芝加哥、哈佛、密西根、威斯康辛等六所大學便建立了大學教師的等級制度,這個制度就是現行一般大學所採用的制度。
大學教師等級制度將大學教師分為四個等級:講師(instructor)、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full professor)。一般而言,講師...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