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9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子、君主。如:「稱」、「先」、「三皇五」。《戰國策.趙策三》:「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為。」
2.天神,宇宙的主宰。如:「上」、「天」、「玉皇大」。《左傳.僖公十年》:「夷吾無禮,余得請於矣。」
3.泛指其他尊貴的神。《漢書.卷一.高紀上》:「吾子,白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子斬之。」
三皇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的王。《周禮.春官.外史》:「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之書。」《呂氏春秋.孟秋紀.禁塞》:「上稱三皇五之業,以愉其意。」
〔應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王〕是(莊子)內七篇中最後一篇,也是莊子的政治與社會哲學。根據郭象的注解,「應王」是「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王也」的意思,也就是說莊子在政治上與老子一樣,主張無為而治,絕聖棄智,認為唯有少私寡欲、隨任自然、垂拱而治的人,才是理想的君主。〔應王〕通篇約可作七部分,均在闡述「無為去知」的道理,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部分是則寓言,說齧缺問王倪,四問四不知;齧缺因而悟得「去知」(絕聖棄知)的道理,高興地告訴蒲衣子(傳說堯時賢人,八歲時舜讓國而不受)。蒲衣子則進而告訴他泯除人我界限的道理,虞舜好以仁義號召人心,雖然得到民心,卻仍有人我之辨;太昊伏羲氏任人稱牛稱馬,不以為意,「...
天高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中央政府的治權無力管轄的狀態。比喻沒有王法,或無人管束。如:「離家賃居在外以後,天高皇遠,自由極了。」《醒世姻緣傳》第一二回:「因臨清是碼頭所在,有那班油光水滑的光棍,真是天高皇遠,曉得怕些甚麼?」
土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據一方的軍閥或土豪劣紳等大惡霸。如:「他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橫行霸道,簡直就是一個土皇。」
簡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皇所知曉、賞識者。《元史.卷一六七.王惲傳》:「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他老大人官聲甚好,早已簡在心,將來潤翁引見之後,指日就要放缺的。」
玉皇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也稱為「天公」、「天公祖」、「玉」、「玉天大」、「玉皇」、「玉皇上」。
不差餓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請人做事時,必須滿足其最基本的需求。如:「俗語說:『皇不差餓兵』,你要請我做事,起碼要先讓我吃飽再說!」《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俗語說的好,『皇不差餓兵』,怎麼叫他們餓著肚皮打仗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生卒年不詳。黃曾孫,名夋,年十五佐顓頊,受封於辛,後代顓頊為王,號高辛氏,都於亳,在位七十年。
明明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明上為一貫道的神明主體;全銜是「明明上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表徵天道天命的本體,也是一切生靈,宇宙萬有的形上根源。基於此,一貫道亦別稱「天道」,以天道為統攝萬有的概念,並以「無極理天」為「太極氣天」、「皇極象天」的形上根源,因而在主體上說一切萬有的形上根源,則稱明明上;在境界上說一切萬有的形上根源,則稱無極理天。
  一貫道的修道精神,即在於活出自性的「明明上」,體現自性的「無極理天」,讓生命彰顯出無盡的意義,讓生命成就無上的價值。茲從「明明上」的聖號義理解析,可以簡明一貫道的神明主體,及無極理天的極致生命境界。
  「明明」即表示不唯是超越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