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2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罪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犯律法、傷害他人或違背良心行為。宋.蘇軾〈贈錢道人〉詩:「我生涉憂患,常恐長罪惡。」
罪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在實際行為上或想像中,因有違家庭、宗教或社會規範,引發內心譴責而感到愧疚難安的一種主觀意識經驗。
罪惡滔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孽深重。《水滸傳》第七五回:「況此賊輩累辱朝廷,罪惡滔天,今更赦宥罪犯,引入京城,必成後患。」清.洪昇《長生殿》第三○齣:「況且弟兄姊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如何懺悔得盡!」
罪惡昭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惡十分明顯。如:「他連續犯案十餘件,罪惡昭著,今被判刑,罪有應得。」也作「罪惡昭彰」。
罪惡貫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孽深重。《三國演義》第九回:「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
罪惡深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過極重。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流賊》:「上以其罪惡深重,非他盜,比磔於西市。」也作「罪逆深重」。
罪惡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犯罪行累積如山一般。比喻罪惡既多且重。《新唐書.卷一一七.吉頊傳》:「俊臣誣殺忠良,罪惡如山,國蟊賊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嚴嵩父子恃寵貪虐,罪惡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或「罪惡」在哲學中有多重涵義:道德的惡(moral evil)指對人的尊嚴、價值、財產,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等所造成的傷害,或是對道德律的觸犯;肉體上的痛楚、心靈上的折磨及人生中的苦難也是「惡」;自然的災難,如瘟癘、地震、颱風等是「自然的惡」(Natural Evil);所有的被創造物不完滿、有限性及偶發性是形上的惡(Metaphysical Evil)。
  在哲學中,有關惡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人性善惡的問題;另一是惡的出現是否足以證明上帝並不是仁慈(benevolence)與全能(omnipotence)的創造者。前者是倫理學的問題,後者是宗教哲學的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法的行為。如:「犯罪」、「罪行」、「罪狀」、「罪惡」。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罄,音ㄑㄧㄥˋ,用盡。「罄竹難書」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拿來書寫,也難以寫盡。形容災亂異象極多,無法一一記載。#語本《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後用「罄竹難書」形容罪狀極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