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思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考計慮。《墨子.尚賢中》:「謹其言,慎其行,精其思慮。」《三國演義》第一回:「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儅,趕一群馬,投莊上來。」
不假思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01.宋.朱熹〈讀蘇氏紀年〉:「至於天下何思何慮,正謂雖萬變之紛紜,而所以應之各有定理,不假思慮而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思、意念。[例]思慮
汗牛充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據《全唐文.卷五八八.柳宗元》引)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狠怒,以詞氣相擊排冒沒1>者,其為書,處則充2>棟宇,出則汗3>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於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 〔注解〕 (1) 冒沒:傾軋。 (2) 充:填滿、裝滿。 (3) 汗:使出汗。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殊途同歸」原作「同歸殊塗」。孔子說:「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以困擾憂慮?天下萬物同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後來「殊途同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抵禦曹操。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2)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3) 蒙:即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4) 拊:音ㄈㄨˇ,撫、拍。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精力與思慮。《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傳三.陳奐傳》:「奐嘗言大毛公詁訓傳言簡意賅,遂殫精竭慮,專攻毛傳。」也作「殫心竭慮」、「殫思極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度、綱要。《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以此時引綱維,盡思慮。」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假思量注音︰ㄅㄨˋ ㄐ|ㄚˇ ㄙ ㄌ|ㄤˊ漢語拼音︰bù jiǎ sī liáng釋義︰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 01.宋.袁甫《蒙齋集.卷一九.石松子》:「初無奧旨,亦無秘訣。不假思量,何勞論說。」 參考詞語︰不假思慮注音︰ㄅㄨˋ ㄐ|ㄚˇ ㄙ ㄌㄩˋ漢語拼音︰bù jiǎ sī lǜ釋義︰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 01.宋.朱熹〈讀蘇氏紀年〉:「至於天下何思何慮,正謂雖萬變之紛紜,而所以應之各有定理,不假思慮而知也。」 參考詞語︰不待思索注音︰ㄅㄨˋ ㄉㄞˋ ㄙ ㄙㄨㄛˇ漢語拼音︰bù dài sī suǒ釋義︰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 0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