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思慮 - 教育百科
ˋ
sī l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ī lǜ
解釋:
  1. 思索考慮。
    【例】他思慮周密,辦事牢靠,可放心的委以重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思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ī lǜ
解釋:
思考計慮。《墨子.尚賢中》:「謹其言,慎其行,精其思慮。」《三國演義》第一回:「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儅,趕一群馬,投莊上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思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惠邦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思與慮在中國古典哲學概念中,意義相通而且經常並用。〔禮.曲禮〕:「儼若思。」按〔毛詩指說〕引梁簡文說:「發慮在心謂之思。」〔尚書.洪範〕云:「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思曰睿……睿作聖。」睿和聖都有通達的意思,因此思慮在中國哲學範疇中相當於今日所謂理性思考的認知歷程,而其標準為通曉事理,明辨是非。〔洪範〕將「思」列於五事之末,含有思慮統整各種感覺訊息之意。
  在中國各派古典哲學中,道家講求自然、直覺,對思慮的價值基本上抱持著否定的態度,所謂「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蒙蔽之民」。(〔莊子.繕性〕)莊子不但認為「思」不能求「明」,更進一步斷言:「無私無慮則知道。」
  然而在儒家思想中,思慮作用相當受到重視。孟子謂:「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又說:「……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心之所思為義理,亦即道德原則。明儒王船山對此復加深入闡釋:「只思義理便是思,便是心之官;思食色等,直非心之官,則亦不可謂之思也。」可見思慮作用單指關於道德規範的理論思維,而食色情欲的滿足則予以排除。荀子則謂:「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又說:「聖人積思慮,習偽故,生禮義而起法度。」思慮乃心的選擇用,藉此能建立人類社會中各種的禮法制度。由此可見孟、荀雖同重思慮作用,但所得的結果卻有差異;思慮所得在孟子為先驗的、至善的道德價值,而在荀子則為各種人為的禮法制度或道德規則。
  孔子在〔論語.為政〕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並舉的說法對於道德教育尤有重要意義。學固可導致道德知識的獲得,思才能引導個體從事獨立思考,以建立崇高的道德規範,並知所權變。〔論語.衛靈公〕載:「子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知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學為思的基礎,但多學而識、博聞強記所能達成的道德教育效果畢竟有限,唯有透過思慮的統整作用,才能建立「一以貫之」的道德價值體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思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捌想
相似詞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