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歷程 - 教育百科
ˋ
ˊ
lì ché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 chéng
解釋:
  1. 經歷的過程。
    【例】心路歷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歷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 chéng
解釋:
經歷的過程。如:「心路歷程」、「艱難的人生歷程往往能夠磨鍊人的意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歷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cess
作者: 劉貴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歷程是事物發展變化的連續性在時空的表現;事物由於自身的運動,使其發展在時間上前後相續,在空間上連續不斷,所以形成一個發展變化歷程。歷程的實際內容是某種事物的統一或融合,其形式是從相對穩定的量變狀態到顯著變化的質變狀態;其方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其趨勢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歷程分為總體歷程和具體歷程。總體歷程是指宇宙的無限運動;具體歷程是指具體事物的發生、發展、滅亡的經過。總體歷程包含了具體歷程,並透過具體歷程表現出來;具體歷程是總體歷程的一部分,由無數具體歷程而構成總體歷程。我們認識事物,一方面要看事物發展的總體歷程,一方面也要考察事物發展的具體歷程,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西方當代哲學中,有一派名為歷程哲學(Process Philosophy),產生於一九二○年代,流行於一九六○年代至一九七○年代的美國;創始人是英國哲學家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歷程哲學認為客觀的物質實體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在一定條件下由性質和關係構成的「機體」(Organism)。機體的基本特徵是活動,活動則表現為歷程;歷程就是機體各個因子之間有內在聯繫的、持續的創造活動,表示一個機體可以轉化為另一個機體。機體具有:具體持續、整體聯繫、進化發展三個特性。
  機體的具體持續特性是指機體的演化活動表現為具體事件持續歷程,亦即由簡單的前期機體狀態向複雜機體的進化歷程,此為機體持續性的表現。
  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是事物處在相互關聯的領域中的體現歷程,因此,要認識宇宙,就要從宇宙和生命的組成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來理解,此即機體的整體聯繫特性。
  機體的進化發展特性,是指機體是一種從潛能到實現的轉化歷程,也是從低級形態到高級形態的發展歷程;這個發展歷程是各個機體之間內在聯繫的、持續的創造性活動。
  在宇宙論方面,歷程哲學認為宇宙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處於創造進化的歷程中。自然機體的發展包含兩方面:一是適應環境;二是創造。機體創造環境的歷程,亦即是自身變化的歷程,這個歷程表現為某物向他物的轉化,這個變化的動力是機體的內在目的。
  在知識論方面,歷程哲學認為主體和客體構成相互關聯的複合統一體,主體和客體不過是這種複合機體之中的我-客關係;而認識乃是經驗主體的一種機能,認識的歷程就是主體「攝受」(Prehension)客體的歷程。懷德海最基本的哲學觀點即是:實在就是歷程,歷程就是實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歷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過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