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打不成相識 - 教育百科
ˋ
ˇ
ˋ
ˊ
ˋ
  • 漢語拼音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ì
解釋:
沒有經過一番衝突爭執,則彼此不相認識。亦可指經過爭執後,彼此反而更相知、更要好。《水滸傳》第三八回:「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那呂大見王生為他受屈,王生見呂大為他辯誣,俱各致個不安,互相感激,這教做不打不成相識,以後遂不絕往來。」也作「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相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打不成相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