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下水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ound water mound
作者: 黃宏斌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人工補注作業進行時,地下水位面將會因地表水之下滲而有變化,通常於非拘限含水層內含有錐狀凸起,此一凸起水位面即稱地下水丘。影響地下水丘之發展速率與其範圍大小者,有補注池之大小與其形狀、補注延時及其速率、地表下之地層組織、與地質因子之飽和與非飽和特性等。
  附圖為圓形散佈池,對水平非拘限且底部不透水之含水層,所產生之地下水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下水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