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五辟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wǔ b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ǔ bì
解釋:
1.五種刑罰。古代刑法分輕重五等,即為墨、劓、剕、宮、大辟。隋以後改笞、杖、徒、流、死為五辟。《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九閽誰控,五辟奚寬。」
2.五君。指王后、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文選.班固.幽通賦》:「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五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