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流井 - 教育百科
ˋ
ˊ
ˇ
  • 漢語拼音 zì liú jǐ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ì liú jǐng
解釋:
井水無需人力或機械力,僅靠本身之壓力即能上升至地面的水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自流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rtesian well
作者: 許銘熙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受限含水層中之水流通常是在受壓狀況,鑿井若深入受限含水層中,井內之水面即因含水層水壓力之作用而上升。若受限含水層中之壓力水頭高於井所在之地表面或井口頂高時,則受限含水層中之水量因壓力作用而自然由井口冒出,無需動力抽水,此種井稱為自流井。
  自流井首先在18世紀於法國北方阿托伊(Artois)省鑿井時發現此一現象,也因而紀念而命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流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