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亞特蘭大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tlanta Ballet Company, the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係由亞歷山大(Dorothy Moses Alexander)在1929年所創立,是美國東南部最早的芭蕾舞團,當時舞團名稱是「舞蹈音樂會團」(Dance Concert Group),在1940年更名為「亞特蘭大市立芭蕾」(Atlanta Civic Ballet),1967年才又更名為「亞特蘭大芭蕾舞團」(The Atlanta Ballet)。1968年在亞歷山大退休後由羅勃.巴涅特(Robert Barnett)繼任藝術指導。該團已是美國及國際間知名的團體。在1956年亞歷山大主辦了美國第一個地區性芭蕾舞蹈季,同時創立了「國家地區性芭蕾舞協會」,也是全國四百個地區性舞蹈團創立先例。1973年亞特蘭大芭蕾舞團參加第十屆紐約舞蹈節,由紐約莎士比亞節贊助,在紐約的Delacorte劇院首演。1981年該團再次到紐約參加布魯克林表演藝術中心,「偉大藝術家舞蹈系列」的表演活動,博得紐約觀眾的喝采,並獲得連續五年邀請的殊榮,年年都演出世界首演的全新舞碼。在1987年亞特蘭大芭蕾舞團將巴瑞雪尼可夫的風采在兩場座無虛席的表演中,呈現給亞特蘭大的觀眾。在1988-1989年的一季,蘇俄編舞家(前波修瓦舞團舞者)拉夫羅斯基(Mikhail Lavrovsky)為「亞特蘭大芭蕾舞團」編排他的作品《風流子為主題的幻想》(Fantasy on the theme of Casanova)。為了六十週年之團慶,「亞特蘭大芭蕾舞團」特別安排了五套不同特色的節目,其中包括巴蘭欽的《星條旗》和Tom Pazik(巴吉克)所編的《羅蜜歐與茱麗葉》。
參照: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 1990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亞特蘭大芭蕾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