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情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dào q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o qíng
解釋:
1.道德的情操。南朝宋.謝靈運〈述祖德〉詩:「拯溺由道情,龕暴資神理。」
2.一種以唱為主的說唱藝術。用漁鼓和簡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用以宣揚出世思想,警醒頑俗。後來也用一般民間故事做題材。《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行至半山,忽見張良漁鼓簡子,口唱道情。」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七.乾淳奉親》:「後苑小廝兒三十人,打息氣唱道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道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